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学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08:46:22 浏览数:

[摘要]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专业,是顺应时势变化,是满足社会大众对艺术的需求。但如何培养具有综合性院校特色的学生,还需要对其培养机制、培养环境、软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本文就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在艺术专业培养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对尝试建立具有同济理工科特色和传播特长的培养模式,造就符合社会要求、具有就业竞争力、高素质的艺术人才的研究总结。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艺术专业 培养机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趋于普及,但艺术教育相对落后。同时期,国家大力倡导开展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几乎成为素质教育的代名词,从幼儿到高中各年龄阶段,掀起前所未有学艺术的高潮,而高考中出现“艺考热”现象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无论是管理者、教育者,还是求学者,对高校艺术教育环境、教学资源,包括师资结构、水平、学校质量保证体系、软、硬件设施等能否承担新形势下的艺术教育重担的讨论相对较少。尤其在1992年后,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和调整,涌现出一大批综合l生院校,并随着90年代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部分下放,加上1999年我国开始的大规模扩招,艺术教育向综合大学及多科大学拓展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使然,也为高等学校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到2001年为止,在全国1080所大学中,已有597所大学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不含工科的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和文科的广告学等专业)。因此,面临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专业,教学管理部门就如何利用自己的学科与专业优势,扬长避短,把握好艺术学科的专业定位,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有特色、高素质的合格艺术专业毕业生,使学生的高投入有高回报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立足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对以理工见长的教学环境从事艺术专业的培养机制创新进行探讨。

讲实效,因地制宜深化改革

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处于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艺术学科向普及性、交叉性、边缘性和大众性方向发展。同济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文化积淀、以理工见长的部属高校,其土木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在全国高等教育中享有盛誉,2001年5月,传播与艺术学院在同济大学建设综合性现代大学的进程中应运而生,2002年正式招生。依托同济大学这所国际百年名校的学科优势,学院各级教学工作者致力于探讨在理工背景下,如何借鉴强势学科的教学管理经验。遵循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结合本院实际,探索艺术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加快学科建设发展的步伐,使艺术专业在理工院校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学院紧随当代国际市场前沿,牢牢把握“艺术”与“传播”日益融合的大趋势,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打通这两大学科门类的传统壁垒,强调文理渗透,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传媒/艺术人才。

艺术专业教学,不同于普通高校设置的通识艺术教育,后者的授课对象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强调对艺术知识和作品的了解和理解,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感受能力。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

而艺术专业教学有其特殊性和技艺性,其显著特点是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艺术创作理念、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更强调学生的悟性和兴趣,弘扬个性,不容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小班制单元化授课是艺术专业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国家教学主管行政部门只对师范艺术教育作过相关规定,1995年5月原国家教委公布《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每个专业点的年招生规模不低于两个平行教学班(音乐教育专业每班30人,美术教育专业每班20人),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编制参考比例为1:2.5-3,美术教育专业为1:3-3.5”。但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并不全是单纯的音乐或美术班,专业门类复杂,但班级人数和师生比可以参考该标准,使教师的讲授、示范、演示、展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此进行个性化培养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但在学院发展初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常规的教学要求。理工背景下的教育环境、教学运行状态和管理体制,不完全适用于艺术专业教师和学生双方个性的发挥,且学生的培养中所强调逻辑、严谨、统一、程序、标准和规范等,在艺术教学中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此,从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的建立、师资配备的组织、特殊教学条件的满足、教学秩序的保证等一系列问题上,讲求实效,在尊重艺术学科发展和艺术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适应学校当下的教学环境,发挥学院现有的师资和实验条件,在艺术专业学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上突出创新,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重发展,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匹配

传播与艺术学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媒体文化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的原创能力为目标,将“三M”(Media Culture媒体文化,Media Art媒体艺术,Media Technology媒体技术)一体化的理念渗透到各个专业。

基于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结合本院以视觉传播(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和平面、空间展示媒介的信息和艺术传播)为总体培养目标的实际,把握艺术学科的特点,贴近社会需要,为艺术真正面向大众培养专门化人才,学院各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影视策划、编导、摄制、制作艺术创新人才;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将动画编导、动画艺术设计和动画制作技术融为一体,广泛适应动画产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摄影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化特色,符合新经济时代需求,具有广泛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理论素养,具备图片摄影、影视摄影的基础技能,可在广告企业、电影厂、电视制作部门、新闻媒体,从事艺术摄影创作和教学工作的人才。

创特色,文理渗透,融传播于艺术

明确了各专业培养目标,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协调继承与开放、传统与现代、系统与灵活的关系,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学生在理工背景下的逻辑思维、自然科学的认知能力培养和训练,则通过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必须选修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的相关课程得以实现,使艺术与理工真正达到融合与渗透;专业基础课以构建“大艺术”平台的方式,把现有的传播学和艺术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绘画造型类、艺术史论类、编播类等艺术类课程、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作为学院平台课,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重组,弥补艺术类学生的文化修养相对偏低的不足,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视野,使同济大学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不仅具有理工特征,还深深地打上了传播的烙印,这有别于其它艺术院校毕业生,使艺术创作具有理性和逻辑思辨特点,并融合了

社会学的视角,而对传播知识和手段的更深了解,使艺术作品更贴近授众的需求。

在经过四年一个本科周期的运行,对于艺术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安排,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不断完善。本研究以完善后的2007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为基础。

抓建设,软、硬环境齐改善

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由于历史原因,很容易造成艺术教学资源的匮乏,与教学需求不相匹配,如师资水平及教学科研条件,包括教学场地、仪器、设备等,没有这些条件。则很难在艺术专业教育上进行改革创新和突破,培养目标也难于实现。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力求满足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双重要求,通过接收应届毕业生和人才引进等招募国内外各类优秀艺术人才,作为稳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还聘请国外合作学校、上海美术制片厂等影视制作机构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资深专家、教授来院授课,这无论在师资结构上还是师资水平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硬件的建设齐头并进。学院创建示范实验中心1个,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空间资源,配备的实验室场地及面积。

除了这些必要的场地配置,学院在设备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供学生在实验实践教学活动使用,实验设备、仪器。

AVID非线性编辑机房,为同学们学习影视后期编辑提供了专业化的工具,IMAC苹果一体机构建的苹果机房为同学们掌握不同的操作系统、扩大视野提供了方便,动画机房配置有先进的专业软件,其品质均为权威机构所认可,演播室配有全套的专业制作设备,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电视台节目录制的要求,G5苹果机为主组成的视音频工作室为相关项目的圆满完成提供了硬件的保障;摄影棚、摄影暗房中的大中画幅像机、爱玲珑灯光系统、现已投入使用的光宝灯光系统和由放大机等组成的暗房等均很好满足了相关教学的需要。

敢创新。紧随时代发展步伐

随着综合性大学数十年艺术专业教育的探索,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培养目标更加务实,课程设置日趋合理,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教法逐渐成熟。但是艺术是时尚的产物。艺术学科本身发展的突飞猛进,使艺术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因此,艺术学科发展的师资结构及知识结构、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新媒体艺术与会展业、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的相互关系,都将影响艺术专业的教学。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与新兴学科交流和整合,强调学科间的对接、教与学的对接、学校与社会的对接,敢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对接、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对接、史论知识与技能知识对接使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以致用,就业前景更广阔。

上一篇:试论学术类图书的营销策划之道

上一篇:关于艺术综合课程教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