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挖掘初中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发布时间:2021-07-27 08:56:46 浏览数: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挖掘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必须明确数学学科本身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其次,要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鉴赏数学美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美育因素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5(c)-0190-01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并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数学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挖掘蕴含在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必须明确数学学科本身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其次,要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鉴赏数学美的能力。

1 数学中的美育因素

1.1 几何图形、数学式子本身显示着形式美

许多几何图形、数学式子本身从外观上看都符合形式美的法则,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水平线使人感到平稳、垂直线使人感到挺拔、斜线有运动感、折线有转折感、正三角形使人感到稳定、倒三角形使人感到危险、方形刚正、圆形则完满无穷……许多几何图形都是对称的,显得安稳,且衬托中心,从审美的形态看,有的几何图形表现为阴柔之美,如圆形、弧形、弓形、螺线型、抛物线等;有的几何图形则表现为阳刚之美,如直线、射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数学上著名的“黄金分割”则是一种美的法则,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设计、美术、音乐、艺术产品、物质产品的生产设计等方面。不但几何图形使人产生美的感受,而且有些用数学符号表达的数学式子也显得对称、整齐、匀称。甚至于有些几何命题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则,以至于我们只要看到它的图形,凭直觉思维就可以想到它的结论。

1.2 数学概念、定理、公理、性质和法则的表述显示着科学的结论美

人们把科学学说称之为“超越之美物”,即科学学说超越了个别事物的界限而更是广泛的普遍性。科学结论的超越性源于它的抽象性。在各种科学的抽象中数学的抽象性更高。“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其表现为它与现实世界的脱离。有些数学概念是对真实事实或现象的直接抽象,如圆形是抽象于圆的月亮、车轮或盘子等;还有一些数学概念则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如无理数等概念。数学定理、公理、法则和性质等则是现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规律的高度概括。因此,数学更是“超越之美物”,数学概念、定理、公理、性质和法则的表述显示着科学的结论美。当然,这种科学的结论美,只有掌握了一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享受。

1.3 数形结合、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与多题归一等显示着数学内涵的丰富美与奇异美

许多抽象的公式定理,可以通过“意象还原”变成一个直观的图形来表示。如有的公式可用直观图形来表示,根据图形进行划块分析,可以看到公式与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简约的知识形式,既表达了抽象公式的结论的来龙去脉,便宜于直接把握,又显示了均衡的美学法则,具有审美效应。不少数学题目能够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还有不少不同题目的解法本质上属于一类方法,可以“多题归一”。以上这些都显示着数学内涵的丰富美与奇异美。

1.4 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命题的论证过程中显示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思维美

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命题的论证过程是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猜想、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要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在进行推理时,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性质及数学思想与方法水乳交融;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假设与验证在头脑中不断闪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想象与联想交相使用,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从而显示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思维美。

1.5 杰出的数学家身上闪烁着情操美和精神美

古今中外在数学领域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等,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忍不拔的为真理、为祖国、为整个人类献身的精神,在他们身上闪烁着情操美和精神美。这种情操美和精神美是激励后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食粮。

2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鉴赏数学美的能力

2.1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式子、几何图形的形式

在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与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式子,几何图形等数学对象的形式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一个个数学式子、一幅幅几何图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欣赏它们的美。特别是在教学“轴对称”、“旋转对称”、“特殊的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等内容时,要充分发挥这些数学内容的美育功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形式美,提高审美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领会数学结论的科学类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准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内涵与定理、性质、法则等数学规律的实质,深刻领会数学结论的科学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准确掌握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体会数学结论的简洁性与严密性,让学生参与者数学概念、数学结论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与应用方法,从而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从中领会数学结论的科学美。

2.3 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与多题归一,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丰富美与奇异美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与多题归一,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维的收敛性,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丰富美与奇异美。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对于同一题的不同解法,要引导学生加以比较,从中追求和谐、简洁的解法,放弃那些不协调,杂乱无章的解法,并总结解题规律,提炼有关的数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丰富美;要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与流畅性,同样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异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题归一,训练学生思维的收敛性,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本质,体验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丰富美与思维美。

2.4 渗透数学史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家身上的精神美和情操美

在历史的长河里,数学的每次发展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特别是无数的杰出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精神风貌。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适当地介绍一些数学史,特别是一些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不但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而且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身上的精神美与情操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追求真理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无理数的概念时,可向学生介绍无理数被发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希伯斯为了真理,不畏教规,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从而被毕达哥拉斯教派装进口袋扔进大海的故事。希伯斯为了揭示一个科学和真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数学却因此又前进了一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矛盾的存在说明人的认识还具有某种局限性,需要有新的思想和理论来解释。我们只有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才能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科学才能够继续发展。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人文化的策略探究

上一篇:陈省身和他创建的三个研究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