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生活乃数学之源

发布时间:2022-04-17 09:37:59 浏览数:

摘要:在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都在做着各种探讨,有的从数学教学有效性方面入手,有的从教学情境的创设方面入手,有的从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入手,还有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总之,人们为了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在做着各种努力。但是,不管从哪个方面去探讨,都不能背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那就是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什么?其实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要想把数学这一学科有效地教好,就应该了解数学地位与作用,了解数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影响。我们要走到现实生活中去,走到大自然中去,从中吸取数学的精华,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数学;兴趣;生活

一、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

1.数学的作用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问题又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2.数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数学从它开始建立之初,就是为解决人类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各种问题服务的。从我们平时的衣食住行、商业、航海、历法计算、房屋的建造、武器的研制到现在的航空航天技术等等,数学都能够对所有这些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最突出的是,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的产业革命,其主体技术都与数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其主要代表就是蒸汽机、纺织机等的发明,它们的设计制作涉及对运动与变化的计算,只有在微积分发明后才有可能;第二次产业革命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发电机、电动机为主要技术,后一阶段以电气通信为主要技术。这些技术当然是依靠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电磁理论的研究是与数学的分析应用分不开的,如法国数学家泊松、安培等人运用微积分奠定了电磁作用的数学基础。数学王子高斯不仅对电磁理论卓有贡献,而且他本人就是电报装置的发明者。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则是麦克斯韦从数学上预报了电磁波的存在,正如麦克斯韦本人指出的那样:倘若没有格林、高斯等数学家提出的理论,没有偏微分方程这个数学工具,他是不可能建立电磁学说的;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主要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用、原子能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生产自动化等。现代计算机都是以数学家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为基础设计制造的,且在计算机发展史上每一个重要关头,都记载着数学家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动机与兴趣的来源

学生都知道数学很重要,但他们绝大部分知道的只是数学在考试中的重要,即在升学中是主科的重要性。所以有好多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不是对数学本身产生了兴趣,而是在教师、家长的说教与升学的压力下被动的学习,也有一部分是在与同学的成绩排名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就只是考试的机器,要么就是知识的重复者、累积者,没有自己的应用和创造力,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成为数学的爱好者,更不用说成为数学家了。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兴趣,才能使人主动地去学、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数学本身对人的吸引力才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新的精神源泉。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让数学本身的内在吸引力吸引学生学习的愿望,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的重大作用,了解数学的本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

中学数学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就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讲解,而应当走出课堂,走到现实生活中去,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的实用性,也体验到生活中确实离不开数学;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新的课程下的课堂要求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如果我们单纯的去创设,那也可以说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创设的总是不如体验的。同样的问题我们想象的总不如亲自体验一下感到真实。例如,在讲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的应用时,教师不是单纯的去讲,而是先让学生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想办法去量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怎样知道校门内的大树有多高。怎样不到河对面就能知道校外小河有多宽呢?通过学生亲自到现场去体验,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想出了各种办法。回到课堂后,教师再引入自己的课题,这样学生都听得很认真,而且兴致很高。在这样的情境下,再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已经创设好的其情境,解决其的问题,此时学生还如身临其境一样。这也就是让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来源于“有用”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要逐渐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之一。每人都在学“有用”的数学,使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价值的认可相统一起来,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着这样动机的学生学起数学来才会感到很有价值和意义。

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提出创建的问题

数学问题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习题”,还有它的广度和深度,以前,由于我们不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相脱离,学生难以用其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排列组合中,我们单单把几个数进行排列组合,只是一道普通的习题,若将题目转化为:有几只球队进行比赛,采用循环制,每个球队打几场比赛,一共需要多少场比赛。学生在寻找这一解题途径的过程中,需要判断与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这不仅成为了一个好的数学应用问题,而且能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每个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

上一篇:城乡规划中基于遥感技术的动态监测

上一篇:改变未来战争的“魔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