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17 08:41:39 浏览数:

摘 要 水稻不仅是重要的农作物,同样也是人们生活主食,与社会发展、粮食储备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易受到水稻虫害与病害影响,致使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根据当前现状分析,在诸多要素的影响之下,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缺乏合理性且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8.008

在水稻栽培与生产中,如果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实际的产量,致使农户经济损失严重。随着气温的升高与全球变暖,水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增加,特别是以经济与环保为重点的防治。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与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常见的水稻病虫害

1.1 立枯病

在水稻旱育阶段,立枯病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并且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究其原因,受区域温度过低且昼夜温差过大的影响,土壤为碱性,使得水稻接受的阳光不充足,致使秧苗枯萎,很容易折断,严重的还会使水稻秧苗的茎基部位出现腐烂的情况,以及烂梨的味道,最终导致大部分水稻死亡[1]。此外,在水稻栽培过程中,还会发生叶枯病与稻瘟病等病害。

1.2 二化螟

通常情况下,二化螟也被称为钻心虫,一年一代或不完全两代,主要是老熟的幼虫在稻草内越冬,在第二年的年终化蛹,在6月末到7月初是二化螟成虫的高峰时期。二化螟的幼虫一般会在9月进入到越冬阶段。水稻二化螟虫主要为害水稻的根茎,致使水稻出现枯心苗亦或是枯鞘。另外,在水稻的抽穗阶段,白穗与枯孕穗较为明显。在水稻的乳熟阶段,还会发生虫伤株以及半枯穗的情况。

1.3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的长度在3 mm左右,而在成虫阶段会在水稻的秧苗基部栖息[2]。在每天黄昏的时候,稻水象甲会沿着秧苗的根茎爬到水稻叶片的尖端位置,咬食叶肉并孵化幼虫,蛀入到水稻的根茎内部。稻水象甲在成虫阶段,会严重为害水稻的叶片,而幼虫主要是破坏水稻根部,导致水稻的秧苗枯萎病黄化。

2 现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度强调治理忽视预防

现阶段,水稻病虫害发生率显著提高,但农民并没有给予病虫害预防必要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病虫害都具有潜伏期,很多虫卵要在水稻田中积累到特定数量才会形成虫害。以稻纵卷叶螟与褐飞虱等迁入性虫害为例,在前期阶段,种群的虫龄相似,防治的难度也不大,一旦后期种群变得复杂,就会增加防治的难度。所以,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前期预防十分重要,一定要给予必要的重视。

2.2 过度重视虫害忽视病害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农民更重视水稻虫害防治,对于水稻病害防治的关注度并不高,这主要与农民自身认知水平存在紧密联系[3]。很多心细的农民,通过长期实践过程的观察,了解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但仍有部分农民不了解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机理与种类,仅能观察明显的虫害现象,很难察觉不明显的病害,所以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及时。这样一来,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病害,而此时采用防治措施已经无法获取理想的效果,最终导致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2.3 防治措施单一且落后

目前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始终将农药防治作为主要措施,而未采取其他防治措施。虽然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施用量不大且成本不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施用的农药量过多,会使害虫与病菌抗药性增强,致使后期防治难度增加,而农药施用量会随之加大,影响防治的效果。另外,使用的农药会进入地下水中,对水资源带来污染,不利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2.4 农药使用缺乏合理性

农药始终是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具体的规定要求[4]。通常情况下,农业部门会监测病虫害,并在即将爆发病虫害的时候预报,提供具有可行性的防治方案。然而,很多残留度与毒性不高的农药价格较高,农民为减少水稻栽培的成本投入,会选择较高毒性的廉价药剂,严重影响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 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有效对策

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常规种植工作的开展,同样要有效地处理并整合病虫害管理项目,以保证管理水平与治理工作更加稳定,统筹分析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病虫害防疫工作的开展,实现病虫害处理效果的全面优化。

3.1 技术支持与教育力度的优化

贯彻落实水稻病虫害管理工作时,应给予前期防治工作必要的重视,不断强化控制机制,增强维护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其中,要不断增强病虫害常规化防治项目的有效性,以保证技术下乡助农活动与标准要求相吻合。而在技术支持与培训项目构建与运行的过程中,也应针对农村地区开展专业培训,保证管理工作与技术控制效果得以优化,解决前期问题,推进普及教育的优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对新媒体的合理运用,向农户宣传管理机制与控制策略,保证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5]。在电視与网络的帮助下,宣传水稻病虫害管理工作,以保证水稻种植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不断增强。

3.2 农药监管力度的优化

统筹分析管理机制与监督层面,以保证全面优化农药处理与管控的效果。如果农民不能熟练掌握病虫害的知识,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深入探究农户教育与技术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应贯彻并落实农药市场监督体系,进而增强管理效果与水平。特别是在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方面,应形成农药公司连锁经营模式与管理机制,确保农户可以在安全监督机制中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购买安全的病虫害药物,保证管理效果的提升,充分发挥控制措施的作用,推动后续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治理农药监管市场,才能够确保市场运行与管理的效果。

3.3 资金扶持力度的优化

要想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要积极践行管控机制与管理措施[6]。农业生产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所以相关部门应给予常规化工作必要的重视,严格执行系统处理体系与管控措施,与当地发展状况相互结合,落实整合与处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在资金方面为农户提供必要的扶持,保证政策机制实行的有效性,制定专款专用管理机制与管理控制体系,在给予农民帮助的同时,履行扶持责任与义务,实现水稻种植项目可持续发展。而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对惠农政策进行有效融合,整合管理工作并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与资金控制体系发展需求相满足,推动后期管理工作的贯彻与落实。特别是病虫害防治药剂的管理,一定要确保药物处理的安全与稳定,增强管理的效果。其中,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为水稻种植者提供经济补助,确保农户在实践中切实感受政府监督与指导[7]。水稻种植户必须要兼顾水稻虫害防治效果与病害防治,才能有效提高种植水平,保证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的全面升级,推进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4 种植机制的优化

对于水稻种植而言,病虫害处理工作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为此,相关部门应深入分析病虫害的短期特征与管控措施,与短期性特征相互结合,全面优化防治的路径与措施,贯彻落实更具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在工作稳定且有效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经济管理效果的有效升级,增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质量与效果,实现系统升级种植机制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对病虫害药物管理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不应对药物处理措施过于依赖。在实践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病虫害管控方式,尽量增强处理措施的生态化,以免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与严重污染,确保防治项目综合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病虫害发生率的降低与延迟,达到病虫害治理的环保化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防治。借助稻田耕沤的方式,不断减少螟虫数量。在种植早期应浸种,以免引发稻瘟病或者是恶苗病。选择使用稻鸭共育的方法,也能够避免虫害带来的感染问题。

2)物理防治。充分利用害虫趋光性特性,在其看到光以后,会逐渐靠近并被杀死。另外,也可以借助测报灯合理预报虫害的发生,保证其用药的及时性与科学性,实现驱虫效果的全面提升。

3)生物防治。利用虫害的天敌,进而控制害虫繁殖的速度。虽然生物防治的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虫害的问题,但具有理想的环保性特征,不会对附近环境造成污染,具有安全性与环保性的特征。除此之外,对生物农药的施用进行推广应用,能够充分彰显出防治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使得水稻生长质量不断提高。

4)化学防治。基于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方法,发挥化学防治的补充作用,保证混合用药的合理性,推广使用低毒性且残留度不高的环境友好型农药,保证一次用药效果。通过多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应用,有效地减少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水稻的质量与产量。

4 结语

水稻病虫害防治在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为此,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應全面推广并普及防治策略,保证农民正确认知水稻病虫害预防的重要作用,实现防治手段的丰富化发展,对农药合理运用,实现防治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高,降低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洪.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7(12):72.

[2]罗亨强.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J].农技服务,2015(12):130.

[3]胡万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17(29):35,37.

[4]彭爱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16(9):48,50.

[5]李光军,董琴梅.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17(10):91,94.

[6]刘秀平.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7):153.

[7]潘子波.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7(21):39-40.

(责任编辑:赵中正)

上一篇:农药污染及其危害的有效防控

上一篇:浅议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