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知识经济与民族教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09 09:15:16 浏览数:

当今世界正在掀起一场高科技革命,它全方位深层次地改变着当代世界经济面貌,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一、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新型经济形态。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提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还只是出现了知识经济的萌芽。世界不过才由传统经济开始向知识经济发展,即使高科技水平居于世界第一的美国也还没有形成知识经济,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仍然是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除信息科学技术外,其它高新技术还相对弱小。但就是这知识经济萌芽,业已令人眼花缭乱。世界经贸组织1996年报告中提到,29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GNP的50%是通,过知识经济实现的。美国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中,有27%归功于高技术产业,而传统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只占14%,汽车只占4%。1996年美国全年的增产值,213是通过象微软公司这样的企业创造的。作为知识经济开始形成标志的美国微弱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连续三年位居世界富豪榜首,平均每周增加资产4亿美元他的产品是软盘和软盘中包含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广泛推广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现在微软公司的产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

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创造财富,形成知识经济萌芽的美国所发生的变化,在世界各国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巨大。欧盟委员会1998年年初发表的《走向知识化的欧洲》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该文件中提出了欧盟致力于建立“知识社会”的目标,十分醒目地提出了这样的新观念:“今后真正的财富创造将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联系起来,并将首先依赖于我们在研究教育和培训领域内所作的努力”。

专家们还纷纷议论,本世纪7θ80年代,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学研究系统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知识的生产作用,并在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技术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经济增长明显减慢;而注重知识创新的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势头上升,其相对完善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会报告中提出“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办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些论述,推动了我国对知识经济的研究。1997年下半年以来,知识经济的问题开始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种媒体,成为热门话题,国内各方面人士开始就知识经济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今年2月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经济的研讨会。与会者认为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哪个国家掌握了科技优势,特别是高科技,哪个国家就将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竞争的优势。

我们经常讲要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那么當前要把握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时代敏感性。各行业都在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而作准备。就我们教育界而言,正如陈至立部长三月底接受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新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创新的意识必须增强”我认为,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首先也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观念。

二、站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高度上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

江泽民同志1997年12月26日在会见国家科技奖励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时说:“教育是人才培养之基和立国之本”,“我们要始终把教育和科技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8年3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同出席九届政协一次会议的科技界委员座谈时指出: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中国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真对待新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顺应潮流。乘势而上,把我国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把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搞得更好”。我认为,江泽民同志已经是站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要到来这个高度上来论述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了。他的讲话代表党中央对科学技术和知识文化的最新观点,也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就是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和使命和作用。

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教授因对人力资本的卓有成效和超前的研究成果而倍受关注,他那句概括自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原因的诙谐之言“把钱投在人身上比投在机器上更为有效率”,更是被教育工作者多次引用。而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有战略眼光的人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教育地位的估计,都认识到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因素。世界银行自1995年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计算国家财富的统计方法,新的统计方法把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方面。

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对资源的看法则基本上还是相当传统的,只要翻一翻有关著作就不难了解这点。坦率地说,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本论述民族地区的发展的书里看到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紧接着就是强调民族地区辽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认为这些将使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充满后劲,是今后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最强有力保证。因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时期,这种看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认识,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知识取代劳动力而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知识资本将决定综合国力;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不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不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落后国家和地区所占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充裕的优势越来越起不到重大作用。因为就知识而言,任何民族任何地区都不具有“自然的”优势或劣势,只有“人为的"优势,即教育素质、机制和管理我们要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并用这种观念去认识民族地区的发展,去影响当地行政领导和群众,把他们的认识提到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高度。

三、要有前瞻性和跨世纪的思考

现在民族贫困地区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民族贫困地区处在“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意思是考虑民族地区的发展要立足于这些地区更加落后的实际,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不能不说,在民族贫困地区有一些人过于强调民族地区落后的一面,其原因无非是希望中央在资金和政策上多给一些倾斜。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知识经济这个大趋势与我们民族地区不沾边,我们可以对此视而不见。那就对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很不利了。

我们应当明确,我们党的初级阶段理论不是安于落后、保护落后的理论,而是承认落后、逐步改变落后的理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是党的十五大的一种精神状态。十五大归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强调的是从落后从不发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转化,这才是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性质。我们民族贫困地区当然要正视落后,尊重起点较低这一现实,但更要认识改变落后面貌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远大的眼光,要有前瞻性和跨世纪的思考。以未来的眼光激发起民族的无限活力,实现各少数民族的伟大兴旺发达。

因此,谈论民族地区落后的现状与知识经济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八十年代初期,当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我们国家当时也是很落后的。当时,我们粉碎四人帮不久,是在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基础上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国与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决不比现在我们民族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差距小。但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上述思想,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十几年的时间,其影响今天看来真是非同小可。试想,我们如果直到今天才提出上述问题,那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在世纪之交来谈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我们也必须有前瞻性和跨世纪的思考,不能不充分注意到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现实,不能不从知识经济将对社会发展及对教育发生巨大影响这个层面上认识问题这里,最重要的是把认识问题的高度与正视地区实际区别开来应当想到,现在不管是哪个民族的教育对象,他們走入社会的时候,面对的将不仅是工业经济中的发电机、铁路、汽车生产流水线,更多的还是半导体、芯片、光盘计算机。

我们这样说,并非要不顾民族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分青红皂白地都在教学中加进信息技术的内容,而主要是指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观念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由于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观念陈旧,把小学教育办成“听话教育”,把中学教育办成“分数教育”的现象加严重,因此,民族地区在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上的任务更艰巨。我们民族地区如果能够转变观念,成功地培养出一代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有可能把国内外高技术的突破运用过来,导引出自己地区成功的技术进步。民族地区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落后,也许正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赶超发达地区地好机会,因为包袱轻,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可能更快地转入知识经济的发展轨道在知识经济处于萌芽状态的今天,我们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未雨绸缪,千万不能输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起跑线上。

四、转变重科技、轻教育的观念,全面理解科教兴国的国策。

教育是科技的社会能源,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给科技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离开教育科技无法独立发展。没有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就不可能有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这个道理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重科技,轻教育的观念确实存在。民族贫困地区因为比较落后,重科技、轻教育的思想更加严重。这与人们要改变落后的急切心理有关,因为科技成果的运用见效较快。也许是由于科教兴国的提法最初是在科技会议上提出来的,最为权威而明确的表述又是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5月6日)中的。这也容易使粗心大意的人把“科教兴国”误为“科技兴国”。然而,正是在上述《决定》中对科教兴国的含义给以了明确的界定:“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钱伟长先生曾经收到写有“科技兴国”的文件,钱老拒绝在文件上面签字。他说,“科教兴国”和“科技兴国”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应当向钱伟长先生学习,坚持教育为本。

上一篇:有涨有落引领今年行业走势

上一篇:打造“株洲智造”对策研究①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