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22-02-25 10:01:09 浏览数:

[摘要]近些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为了解决大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国家逐步推行“奖、贷、减、免、助”等政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消除贫困大学生因贫困而造成的心理上、思想上的阴影,使这群青年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特殊心理、思想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贫困;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3-005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1.03.026[本刊网址]http://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仅仅对贫困大学生施以物质帮助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被人理解和关爱,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不仅成为制约他们成长的瓶颈,而且给高校的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解除物质贫困的同时解除精神贫困,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界定及表现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定义为贫困大学生个体面对学业、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各种心理困扰,由于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不同,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突出地表现为思想和心理上的扭曲。精神贫困的产生客观上是由于压力所致,主要是由于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而导致。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是贫困大学生的一种不良表现。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种种表现可以归纳为心理上的贫困和思想上的贫困。心理贫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

(一)自卑感与自尊心共存

一般而言,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对自己的处境特别敏感,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贫困生多数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高等学府,所以比起其他学生,他们好强、不甘落后,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但这种自尊心很脆弱。他们在大学里不断努力调整自己,但由于最初的努力和适应没有很快得到回报,在接连受挫情绪的影响下,强烈的自尊即转化为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会用过度的自尊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二)较严重的自闭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之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是一种不适应环境的病态心理现象。多数贫困生有较轻或较明显的自闭倾向。他们的内心思想活动在一个寂寞、偏激的角落里。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他们产生的自我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也是错误的,不成熟的。尤其是一旦遭受挫折,就会更加自怨自艾,信心丧失。同时他们还害怕过多的交往会给自己带来物质的负担,所以他们不敢在集体活动和社交场合抛头露面,这更加剧了其封闭心理。

(三)较明显的抑郁倾向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感与心境的苦闷,生活兴趣减退、丧失,悲观,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的观念。抑郁是贫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行动迟缓,少言寡语,伴随有失眠等反应。抑郁产生之后具有很强的弥散性,有明显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常感到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经常有强烈的无助感,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或采取自杀行动。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贫困主要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产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滑坡等现象。主要表现为:

1.依赖思想

依赖是一种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严重缺乏独立性的人格障碍。表现为不能单独做重大决定、过度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随着目前社会对贫困生关注程度的增加,一系列支援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政策相继出台,但是这些措施也会带来反作用。一些贫困生产生了依赖心理,自身不去努力,认为学校提供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出现了困难学生“躺在困难补助上”的现象。“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2.享乐主义思想

笔者了解到有不少贫困生,享乐主义思想滋生,他们在拿着银行贷款的同时,抽烟喝酒,请客送礼,花钱大手大脚,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在拿到学校的补贴后,泡网吧、谈恋爱,不仅不努力学习,反而以贫困为资本,进一步向学校伸手。这种对贪图享受为主的享乐主义不仅使自身精神世界极度贫乏,而且给周围的同学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3.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少数贫困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行为,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助学贷款问题。少部分贫困生信用意识淡薄,助学贷款到期后不愿意还款,甚至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恶意拖欠。因为这种诚信的缺失,使得银行再次提供助学贷款不积极,一些真正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就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二、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成因

造成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因素很多,以下略作探讨。

(一)家庭因素

家庭贫困的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处经济落后的偏远农村,有的人家里几代才出一个大学生,自己省吃俭用,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他们形成了“自我中心”型性格;二是父母失业。由于身居城市,父母亲眼目睹了知识的重要性,故将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压力;三是单亲家庭或父母双亡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不能得到完整的父母之爱,心理上本来就有阴影,再加上经济的贫困,更易形成封闭、自锁的心理特点。

(二)社会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关系复杂多变。作为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更是迷惑之极。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或被扭曲,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贫困生往往认为是对他们弱势群体的施舍与怜惜,从而产生逆反的心理障碍。另外,贫困生作为弱势群体,由于他们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其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即“贫困文化”。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等。

(三)教育因素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限制,我国衡量评价学生的标准,中学与大学有很大的区别。中学主要看学习成绩,大学里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多来自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普遍较差,所以他们社会接触面较窄,社会见识不多,考虑问题层次不高,看问题比较狭隘。另外,部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弊端。比如,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更多表现为物质上的,忽视了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影响。对贫困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与贫困生的沟通与联系也因此形成断层,不能快速及时解决好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三、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教育对策

(一)忽视其“弱势”地位的同时,重视其主体独特的心理需求

一提到贫困大学生,人们心中就马上充满了同情,不由自主地往他们身上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殊不知,弱势群体的“封号”却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他们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比如饥饿、口渴、温饱),他们还有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比如归属、爱情、自我实现),这方面是各高校做得不够的。因此,在设计勤工助学等活动时,应该提供给他们脱贫自救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救困与育人相结合。既培养了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还满足了他们潜意识中的自尊心理需求。

(二)加强管理的同时,增强其主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实行大学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思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喜欢大包大揽,唯恐出现什么漏洞。但是事实证明:在管理占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思想、心理更易出问题,因为他们对外在管理多少有些抵触和反感,而放手让其进行自我教育则是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表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价值、感受生命过程。自我教育要求人们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找准自己恰当的位置,努力在社会中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不断修正自我发展的轨迹,使贫困生自我与社会有机地融合起来。

(三)强调社会规范的同时,注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的弱点之一就是“重规范,轻人格,重共性,轻个性”,比较多的单纯向人灌输这样或那样的具体规范,而不大注重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同锻炼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无视人的个性发展的模式化共性教育,这种教育下的学生不是教育之目的本身,而成为了教育的工具、附庸品。就贫困大学生而言,高校对发展他们的个性发展应注意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多关注贫困生的内在需求和他们成长的渴望,真切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他们的苦恼与焦虑。在教育方法上,不应把学生单纯视为社会规范的被动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输式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避免向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把在现阶段只有少数先进人物才能做到的行为规范强加给大多数学生。否则只会加剧他们对社会阴暗面(诸如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等)的不满情绪,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安定团结。所以,只有树立人性化理念,尊重贫困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使高校贫困生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杜红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与教育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88~90.

[2]霍启红.大学生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相互关联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3]李伟.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龙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5):90~93

[5]孟德洋.贫困大学生对应方式、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

[6]隋耀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对应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王广云.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8):38~39.

[8]张社争,杨文军.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2):57~58.

上一篇:大爱无疆

上一篇: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