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一个平台,,四项合作,,多方共赢

发布时间:2022-03-10 08:38:24 浏览数: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高安市围绕“市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集群化、集群经济品牌化”的思路。实行“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既可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可以获得最大的教育价值。而且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所以校企合作是最优化的一种合作方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一、实施背景

(一)政策性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二)地方政府需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安市围绕“市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集群化、集群经济品牌化”的思路。实行“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既可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可以获得最大的教育价值。

(三)企业需求。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几年,高安市工业化进程高歌猛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显得非常迫切。实行“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既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润,又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

(四)学校需求。

职业学校实践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脱节、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以及学校的实训设备建设投入难于快速跟进企业的发展,这些严重束缚这职业教育。实行“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既可以使学校获得更多更好的办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主要目标

在高安市人民政府组织下,搭建一个合作紧密、机制优化、互利共赢的政企校合作平台,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最终实现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多赢局面。

三、实施过程

为了有效推进“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多赢,由政府、企业、学校组成的高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委员会紧紧围绕“一个平台、四项合作”这一主线展开部署和实施:

(一)一个平台:政府主导搭平台、牵手搭线促联姻。

1.成立组织。

2013年4月15日,成立高安市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关系协调和督促落实。

针对“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2013年11月17日成立高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协调各方关系并提供咨询和指导。

2.建立制度。

为了保障“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顺利开展,2013年6月10日建立高安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出台政策。

2013年12月11日,高安市政府正式出台《高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和义务,为政、校、企的长久、深度合作与发展规划了蓝图,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4.投入资金。

高安市政府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改善我市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严格执行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地方人民政府经费统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四项合作:校企唱戏深合作、携手共建同发展。

1.合作办学。

借助国家中等示范校建设,我校与合作企业(宜春市二〇六汽车修理厂、江西新振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柴米油盐高安分店等7家)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共建重点专业校内实训室,拥有实训仪器设备数达1970台套,实训工位数达1100个;共建校外实习基地9个,足够容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我校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累计人天数为1620、企业能手和行业专家来我校进行技能传授累计41人,校企、校校强强联手、知行合一,共建师资教学队伍。

2.合作育人。

在高安市政府的领导下,我校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符合高安市实际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合作企业参与我校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双方共同开发12门专业核心课程、公开出版6门校本教材。双方建立“校内实训+认岗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合作企业累计投入资金总额约50万元,先后接收我校顶岗实习学生达1000人,学生实习满意率达93.2%,促进了我校学生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

3.合作就业。

面对目前国内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先后与7家合作企业签订“企业冠名”、“订单式”协议,实行定向培养,校企双方共同为企业开设订单班12个。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培育,我校成功向合作企业输送订单培养学生人数达712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4.合作发展。

2013年10月8日,由高安市政府牵头组建了高安职业教育集团并制定了工作章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取得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长远、深度合作,互利共赢。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政府、企业、学校组成的高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提供指导咨询,协调各方关系,研究并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组长:贾细 高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员:付东波 高安市文化教育局局长

付明生 市发改委主任

贾海刚 高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

丁国平 高安市财政局局长局局长

刘德诚 高安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

席永春 江西省建筑陶基地管委会党委书记

王华林 高安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党总支书记

(二)制度保障。

制定并实施《校企合作管理制度》、《高安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高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高安市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章程》等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我校“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特色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资金保障。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地方政府投入资金8万元,学校自筹8万元,行业、企业赞助4万元,共投入资金20万元。财务运营方面严格遵守《高安市职业教育中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五、主要成果及影响

(一)政府主导搭建了高安市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2013年4月15日成立高安市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2013年10月8日组建了高安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11月17日成立高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2013年12月11日高安市政府出台《高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高安市政府严格执行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从组织、制度、政策和资金方面搭建了高安市校企合作平台。

(二)校企合作办学初具规模。

1.合作企业获得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高安市政府的领导下,我校同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了“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实训+认岗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合作企业参与我校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双方共同开发12门专业核心课程、公开出版6门校本教材;先后接收我校顶岗实习学生达1000多人,学生实习满意率达93.2%。

2.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我校与合作企业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共建重点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物流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校内实训室,拥有实训仪器设备数达1970台套,实训工位数达1100个;共建校外实习基地9个,足够容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践。

3.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提升。

我校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累计人天数为1620、企业能手和行业专家来我校进行技能、经验传授累计41人,校企、校校强强联手、知行合一,共建我校师资教学队伍。我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到91%,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4.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熊文代表我省参加中职组《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比赛,荣获个人三等奖,为我省和学校争得荣耀。

图1 我校熊文代表江西省参加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

在2014年宜春市职业中学第十八届技能竞赛中,我校共派出42名选手参赛,参加了14个项目的角逐,分别荣获六个单项团体一等奖,十个个人一等奖,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

在2014年江西省第十一届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共排26人才加了10个项目的比赛,共有13人次获奖,在宜春市排名第一。

在2015年江西省第十二届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有6个专业的选手代表宜春市参加全省角逐,取得了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的佳绩,再次为宜春市和我校争得了荣誉。我校梁建超将代表江西省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三)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

1.社会培训。

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我校不忘回报社会。在高安市劳动就业局的支持下,截止2014年底我校先后分批完成对企业员工培训250人、下岗工人700名及农民工700人的培训,极大地促进了高安市整体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2.对兄弟院校的辐射。

在高安市人民政府组织下,我市搭建了一个合作紧密、机制优化、互利共赢的政企校合作平台,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吸引了市内外兄弟院校前来考察。近三年来,学校多次承办宜春市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研讨会、宜春市中等学校学生技能竞赛。

六、体会及思考

近两年来,我校在“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做了一定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合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校企合作融合式服务型办学模式有待完善;

3.合作思路还需持续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全面发展,形成更为广泛的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淦勇.江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韩莉.关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反思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上一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机制研究

上一篇:让好习惯陪伴学生成长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