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评价>

文化语境下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插画的表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10:09:22 浏览数:

摘 要:南通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形成了独特的江海平原文化,也留下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留存至今种类繁多的艺术样式,充分展现了南通百姓过人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亦是人们了解南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审美情趣和文化思想的窗口。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于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如何将南通地方传统性的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语境中,不但影响着南通地方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南通人自身的精神气质与思维活动方式。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全新的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的表达方式,不但可以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失传或流失,还能够进一步挖掘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意蕴,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推动南通市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插画;创新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3

一、数字插画与南通非物质文化概述

1.传统插画与数字插画

插画是人类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图文并茂”一直以来都是普遍存在的,几乎是无书不图。插画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进入读图时代后,依然是我们最主要的视觉交流形式之一。传统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往往通过手绘能力借助于铅笔、水彩等一系列绘画材料在各种纸张、画布等材质上绘制出来的造型艺术。无论从现实的情感,还是个人表现手法,以及对于艺术精髓的把握,传统插画作为一种发展了上千年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虽说数字插画源于传统插画,但传统的插画艺术似乎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因此数字插画顺应新媒体传播的需要应运而生了。数字插画是在虚拟状态下运用计算机设计和制作的插图形式,也可被称为CG(computer graphic缩写)。新的数字技术在插画艺术中的广泛运用,必然有它强大的优势,它能够拓展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多独特、新颖的图像,甚至具有交互功能的动态视频,使得插画的艺术样式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从而产生其艺术背后更深远的文化价值。将南通地方传统性的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语境中,以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精准生动地传播信息,从中体现南通当地文化的精粹和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2.南通非物质文化概况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南通古来便是长江三角洲的流金地段,地处长江之尾、大海之端,人文历史积淀深厚,这里即是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以长江为界文化圈的交汇点,根植于这方水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枝繁叶茂,花鲜果硕。

目前,南通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6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 项,省级项目40 项。例如,传统手工技艺类中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2006 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省乃至全国独树一帜、影响深远。2008年6月7日,汉族戏曲艺术的“活化石”:通州童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一门多功能、多学种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和人类学、艺术学、民俗文化学、社会宗教学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传统技艺、传统戏剧,还有传统舞蹈,比较典型的有如皋的汉族传统舞蹈倒花篮,还有具有浓郁宗教色彩和深厚民俗文化的男子民间舞蹈跳马伏等等。那么当下,这些种类繁多的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就不仅需要从表现形式、处理技术等层面去考虑,更需要熟悉和掌握数字插画的具体要求和特点,同时关注受众者的身心特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发扬和传承。

二、数字插画在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1.数字插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原本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普遍迈向快节奏,数字技术也随之快速有效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必定需要一个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与接收的媒介支撑,数字插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数字插画具有表现虚拟现实性的特征,不论人们所能够想象到的还是想象之外的场景,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来。可以通过虚拟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物、场景、生产工具、服饰、道具等等,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更新颖的方式重新表现当地的民间技艺文化、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交际礼节、节日庆典等知识和技能,从文化、艺术、技术上全方面支撑了南通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弘扬。

2.数字插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提供了平台

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数字插画的交互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中,以一种平面直观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向大众展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工艺等这些传统文化。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文化的样貌做完好的再现与保留,使得观赏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对传统文化按受众的不同进行创新设计,例如数字插图连载、有声绘本等等,通过网络共享或者手机等媒介的APP下载、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构建互动与立体的传播环境,实现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和立体化。这样一种适合于现代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与利用更为便利和充分,使海量存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利用。人们可以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方面进行学习、交流,让更多的人对当地的民族文化增加了解,增强艺术兴趣,激发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

3.数字插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

数字插画作为一种视觉性的表现艺术,不但可以传达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当地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数字插画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成为体现独特的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使之重新融入现实社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可以调动民众发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例如使用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符合现代潮流的服饰、包、工艺品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因此,运用数字插画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甚至形成本土品牌,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使文化产业的价值得到升华,这对当下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意义。

三、数字插画在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拓展与创新

1.以南通传统舞蹈项目《倒花篮》为例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项目:倒花篮,是江苏如皋的汉族传统舞蹈节目,起源于旧时庙会迎神队伍里的一种舞蹈。在进行数字插画创作的过程中,首先,从演员们的整体造型设计上进行大胆创新,可以改良成符合现代审美潮流的人物身材比例以及五官造型的卡通角色,使插画中的汉族少女看上去盈盈清秀,楚楚动人。同时更要抓住传统服饰发饰特色,例如少女们梳着的齐腰长的大辫子,头戴的绢花,手持方手帕,小立领大襟盘纽彩衣,中式彩裤,黑色绣花围腰,绣花布鞋,鞋面上装饰着绒线彩球。其次,服装色彩的运用上,依然采用我国民间惯用的大红大绿,创造出一种富贵、喜庆、热烈的气氛。最后,可结合数字插画的形式将舞蹈的编排与演员的动作制成动作库,同时还可再现具有艺术特征的人物舞蹈活动场景。比如倒花篮舞蹈以“踮步”为基本步伐;以“探海”、“卧鱼”、“晃手”、“掖步”、“踏步蹲”为基本动作,利用数字插画可以将以上这些关键动作再现出来,以民间广为熟悉的形象“巨龙腾飞”、“孔雀开屏”、“龙舟竞发”、“福满人间”为造型作为数字插画系列。这种数字化方法对非遗项目中重要典礼文化的视觉传达行之有效。

2.以南通传统戏剧项目《童子戏》为例

南通童子戏流传于江苏通州中西部及周边县市部分地区,传承至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是目前我国傩文化遗存不多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相交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传统戏剧。参演人员除在家庭演唱外,还适时组织童子会,亦称消灾胜会,这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旨在消灾祈福的一种集会活动。南通童子戏因为全部使用南通的方言俚语,且配乐均为打击乐,声腔怪戾突异、高亢悲怆,具有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同时演唱内容多与降妖捉鬼、神仙灵异有关,因此自然地吸引了相当一批受众。与之前的传统舞蹈不同,除了表现整个演出的角色阵容之外,还可以将部分经典故事剧情用数字插画描绘出来。例如童子会场景,将不同的童子角色、对白歌词、背景道具、甚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用动画人物进行虚拟化复制,观众可完整地体会到戏剧情节的发展和演员的形象化演出,而故事的编排与讲述风格也可因创作者的不同而形成更广泛的风格。

3.以南通传统技艺中的蓝印花布为例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名誉天下,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蓝印花布印染图案除了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其以耐脏、结实、耐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现在通过数字插画,不仅可以客观详细地将蓝印花布图案收录备案,从而使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体系数字化,实现永久保存;还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市场的需求,把传统印染技艺和现代数字插画设计理念相结合,不断对已有的典型图案、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创造出具实用价值、符合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更是有助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扬。随着近些年来南通非遗产品市场的逐渐繁荣,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已渐趋成熟,现代南通蓝印花布系列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市场并形成一定相关的产业链,也频频出现在全国各种工艺美术博览会、展销会上。2013年随国家主席习近平外访期间,彭丽媛身着凤凰团花传统纹样蓝印花布上衣,引起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给予高度好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大众群体的关注,数字插画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借助其虚拟现实性和交互性的艺术特征,将数字插画设计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有意识地寻找其中的结合点,使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时的文化语境相适应。秉持特有的传统艺术理念,借助于现代的设计理念,使非物质文化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其效用价值,以引发更多群体对南通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这样才可能使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其存在的最终形式———得到真正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baike.baidu.com/link?url=2E63PSx-V89wMmejHbDkfw9LamfpIK06JwRO4asRwSFGOWzan93gXjEXOHpEric00I_G5zl8KhVQ4Z-7_CodPa.

[2]南通市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04.08.http://whg.nantong.gov.cn/art/2014/4/8/ art_43720_1637928.html.

[3]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9.

[4]王西.数字插画的艺术特征及应用研究.2015.11.15.

[5]徐晨飞. 南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设计探究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5.3.

[6]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2.3.

上一篇:浅谈绗缝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上一篇:服装面料再造课程的教学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