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10 08:43:19 浏览数:

摘 要: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机构,在文物的宣传、研究、收藏和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了其最基本的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从新中国的成立到1999年,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快速时期,2000多个博物馆构建了中国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博物馆体系,他们在发挥博物馆功能的同时,也担负着保护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职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则担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收藏和研究工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1】。具有时空、遗产、人群、记忆和发展五维特征【2】,是文物收藏的主要机构,在文物的宣传、研究、收藏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用最通俗、最简单的语言为遗产下一个定义的话,遗产是指那些过去的美好的、有价值的或者是有意义的东西,而博物馆的遗产保护工作则是对这些东西的管理、处置、解释,并为它们找到最后的归宿,且博物馆的核心就是保存文化遗产的价值【3】。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所以中国博物馆的性质,就决定了其与文化遗产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博物馆在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同时,也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机构的特长和优势,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收藏和保护功能,对于抢救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物馆是可移动文物的主要收藏机构,对可移动文物具有收藏和保护用

博物馆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着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使命。在博物馆传统的基本定义下,博物馆显现了其实物性特征“从博物馆的雏形时期,到现代各种类博物馆,其根本的共同点就在于它的实物性。这一根本的共同点,也是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点。所以,实物性是博物馆的主要特征”【4】。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其特点具有实物性。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5】 ”博物馆是可移动文物的主要收藏和保护机构。 这决定了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文物征集工作,不断增加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基础,也是它所拥有的社会宝贵财富。“如果没有藏品,没有文物和标本,便不能称之为博物馆”。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主要特征,博物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收藏和保护文物标本为第一要务。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藏品,就无法开展业务活动。文物收藏是博物馆的重要任务,博物馆工作者总是千方百计地征集珍贵文物,以丰富博物馆的馆藏。 因为“藏品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是衡量该博物馆社会地位及其作用的一个主要条件”。中国有不少博物馆,以文物藏品数量多和质量好而闻名,其中有的文物价值连城,因而这些博物馆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既是博物馆自身业务工作的需要,也是文物保护的要求。博物馆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宣传机构。博物馆通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陈列和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地方历史、文物知识,也为博物馆提供文物信息。2 0 1 0 年 6 月安青墩遗址的发现,就是观众参观南通博物苑时所提供的信息。博物馆的宣传使更多的群众参加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使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得到延伸。

二、博物馆是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管理机构,对不可移动文物具有管理和保护作用

在中国现有的博物馆中,有相当多博物馆是利用文物建筑开展活动的。他们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博物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古建筑和近代建筑的使用保护

利用文物建筑开展活动的博物馆,既是文物的使用单位,又是文物的管理保护机构。 据查,全世界有35 000 座博物馆,其中一半是使用旧建筑的改建馆,剩下的一万多座是专门的博物馆建筑。中国有 2000 座博物馆,比例也差不多,1000座左右是新建筑的。也就是说,中国还1000 多座博物馆是利用古建筑建成的。 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博物馆在建馆初期,也是利用古建筑或近代建筑作为博物馆业务活动场所。以江苏的省辖市博物馆为例,如南通博物苑、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苏州博物馆(忠王府)、无锡市博物馆(锡惠公园的建筑)、常州博物馆(先是红梅公园、后是清凉寺)、镇江博物馆(英国领事馆)、扬州博物馆(先是史公祠、后是天宁寺)、盐城博物馆(泰山庙)、徐州博物馆(乾隆行宫)。 在这些博物馆中仅有南京博物院和南通博物苑创建时就建设新馆舍,其他博物馆则都是利用文物建筑作为活动场所。因此,中国大多数博物馆是利用文物建筑开展业务工作的,这些博物馆在使用文物建筑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2.对历史纪念性、革命纪念性建筑和名人故居的使用保护

利用历史纪念性、革命纪念性建筑或名人故居建立的纪念馆,是全国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博物馆、纪念馆的创建,其一切活动的起步,往往是从这些建筑开始的。因此,这些博物馆、纪念馆同样担负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双重任务。当新馆建成后,这些原有的文物建筑,也是这个馆重要的展品之一,博物馆、纪念馆对这些建筑仍然负维护的责任。在当前全国强势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进程中,凡是有古建筑或近代建筑、古遗址的博物馆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管理机构都是要收费的,其目的就是通过收费这来控制人员流量,以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使用文物建筑的博物馆,担负着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的任务。因此,这些博物馆肩负着可移动文物保护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双重任务。

3.对古文化遗址的保护

在古遗址所在地建立博物馆是博物馆直接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这是博物馆从保护可移动文物向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延伸,如半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南京明城墙博物馆等。当20世纪60年代国际博物馆界还在争论遗址能不能进博物馆的时候,当196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刚开始提出对遗址和景观“应考虑建立专门博物馆”的时候,中国半坡遗址博物馆早已于1958年就把博物馆建筑矗立在遗址之上了【6】。 我国的博物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发挥了直接的作用。博物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还表现在对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上。有时因工作需要,博物馆接受上级部门的委托,在一特定时期,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代行管理。从而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方面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博物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传承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包括有形或无形文化遗产)正处于不断消失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特别是无形文化遗产所遭到的冲击更为猛烈,存在的空间及基础日渐狭窄。“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人类历史上至少存在过31种文明,而现在只剩下5种文明【7】。”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面临消失的危机中,只有博物馆可以截留住其中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一部分物品——有形文化遗产的部分精华,当然,这些被截留住的实物(藏品)之中往往蕴涵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过程——这也是无形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并在悄悄地替代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如激光照排、现代印染、电脑机绣等,使古老的雕版印刷、蓝印花布、传统刺绣等传统技艺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被淡忘。因此,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博物馆在这方面也可发挥重要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些传统文化,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民间传统文化形式,是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承的。另一些民间传统文化,如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杂技竞技等民间手工技艺,则是通过手传心授来传承的。手工制作技艺的最大特点就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物质文化的形式来体现的,物质形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因此,博物馆是通过收藏、保护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来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通过人与人的传授做到世代相传。因此,要使传统艺术和传统工艺永久留传,必须解决传承人问题,以使这种工艺能够世代相传。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和南通风筝博物馆,通过收集和展示古代的艺术品,通过研究,组织人员生产出新的工艺品,再进行销售。同时,风筝制作技艺、印染技艺通过师徒相授得到传承。事实证明,博物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艺术和工艺的很好形式。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到南通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参观了南通的这类博物馆,他说:“极具南通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值得全国各地借鉴【8】。”随着全国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博物馆迅速涌现。以江苏为例,近年建立的此类博物馆有苏州昆剧博物馆、苏州刺绣艺术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沈寿(刺绣)艺术馆、无锡泥人艺术馆、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等。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全国各地将会涌现出更多的此类博物馆,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任何现代文化都必然根植于“古典”,脱胎于“母本”,其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寻求内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链接,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性作用的发挥,需要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全力保护。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标志【9】 ”,文化遗产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建设和谐文化应当立足于对文化遗产的充分认识和保护。博物馆是可移动文物的主要收藏保护机构,它担负着收藏、展示和研究可移动文物的重要任务,是可移动文物的守护者。使用文物建筑的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遗址博物馆,担负着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的双重任务,他们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管理者。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展示、研究和传承的重要机构,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将更为艰巨,博物馆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刘迪:《博物馆关键字》,《文物世界》,2007年02期.

[3]朱凤翰、安来顺:《新理念下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04期.

[4]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6]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第 2 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

[7]中国博物馆学会,马自树:《非物质遗产内涵及其命运》、《中国博物馆》,2002年第4期.

[8]瞿亚楠:《这是很好的传承方式》,江海晚报,2007-05-05(2).

[9]水秀平、王晓捷:《文化遗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定位》,《文物学说》,2012年.

注释: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刘迪:《博物馆关键字》,《文物世界》,2007年02期。

【3】朱凤翰、安来顺:《新理念下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04期。

【4】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第 2 卷)文物出版社,2006。

【7】中国博物馆学会,马自树:《非物质遗产内涵及其命运》、《中国博物馆》,2002年第4期。

【8】瞿亚楠:《这是很好的传承方式》,江海晚报,2007-05-05(2).

【9】水秀平、王晓捷:《文化遗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定位》《文物学说》,2012年。

上一篇:龙图腾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上一篇:民俗文化在校园润“俗”进心田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