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现代转型期下的民俗艺术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08:48:41 浏览数:

zoޛ)j馟iuvOiwiiiixiizi思想的一个侧面,没有或较少有害成分,相反因其特殊的文化功用而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剂与补充。“俗信”是正常的或良性的民间信仰,它没有人为的、欺骗的性质,仅表现为传统观念的自然沿袭和民间对精神生活的广泛需求(图7)。

“迷信”与“俗信”并非两个绝然无缘的范畴,相互间具有转化的可能。“迷信”可经由自然的汰选和人为的改造,逐步清除其有害的成分,转易为无害的信仰,甚或有益的活动,而“俗信”由于人为的强化,也有可能向“迷信”转化。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迷信”与“俗信”的认识与界定,我国近代以来的思想家、民俗学者对民间信仰的层次结构和动态演化尚没有加以辩证地把握,往往从爱国激情和启蒙理想出发,把“下流社会之迷信”看作国家贫弱的根源,并强调其主要害处在于“毒苍生而覆家国”。而他们所称的“下流社会之迷信”,包括“偶像”、“魂魄”、“妖怪”、“符咒”、“方位”和“谶兆”等方面,实际上是对民间信仰领域的简单概括。他们所使用的“迷信”一词具有鲜明的否定倾向,虽说对冲击旧文化的民主启蒙运动具有相当的助益,但毕竟夸大了民间信仰与国运族运的关联,忽视了它的内部分野,也忽略了民间信仰在保持文化传统中的特殊作用。正确认知“迷信”与“俗信”的特质与规律是移风易俗、除恶存良的重要前提。

沈、姚: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为民俗艺术学理论的建构与深化做出了贡献。希望您今后给我们更多的指导!祝您健康快乐!

上一篇:学科升级背景下“艺术学”的“名”与“实”

上一篇: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