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评价>

民俗文化与地方教育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2-03-05 08:44:24 浏览数:

摘    要: 地方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具有提高学生整体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各地方高校应该努力打破体制壁垒,使民俗文化通过现代高校教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地方教育    融合路徑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特定社会群体在地理、历史、政治制度和生存方式等诸多因素长期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风尚和习俗。广义的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根基。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多次提及“文化自信”,这使高校开设的民俗文化课程有“渐热”趋势。将民俗文化纳入现代课程教育有何意义,如何通过现代课程教育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就是教育者所要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1.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民俗文化获得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正是其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本身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文化呈现的形态多种多样,其中很重要的形态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这些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可能已不复往昔的荣光,有些甚至已经濒危。但是,如果任其自生自灭那么无疑会给民族文化造成损失,应该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使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

2.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品牌特色。

就现状而言,我国地方高校在走“升级型”的发展道路,专科院校力争升级为本科,本科院校力争硕博学位的招生资格,从内容看则是追求学科开设的全面性,结果使高校千部一腔,缺乏特色。其实,高校发展还有另一条道路,即不追求学科的全面性,而是努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强势院系或学科,也就是形成高校的品牌效应。地方高校在获取地方性民俗文化资源上具有天然优势,只要善加利用,就容易打造出与地方高校相区别的文化特色。此外,在地方高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生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

3.有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推进。

民俗文化有多种表现形态,但在不同的表现形态背后往往反映出共同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当然,不能说这些传统道德伦理观念都是优秀的,其中的一些观念有其历史局限性,有些甚至是糟粕。但是,其主体部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些仍然是当代中国是主流观念,有些随着历史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含义,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一些民间传统剧目表达了“忠孝”的主题,忠在古代指忠于君主,孝也有诸多刻板要求,典型如“二十四孝”,这些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但并不能否定忠孝观念本身的价值,以此在高校内开展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热爱祖国、关心老人的思想意识。

二、“民俗入校”的障碍与克服

基于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需要及在地方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意义,“民俗入校”势在必行。但是,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民间形式自发形成和延续的,这与高校教学的知识传承方式有很大不同,无疑给“民俗入校”造成障碍。

1.有些民俗文化无法入校。

民俗文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民俗文化的形态基本不可能被纳入高校教学范畴。民俗文化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是民间艺术、民间技艺和民俗仪式。其中,民间仪式基本上难以纳入高校教学中。比如,山西柳氏的清明祭祀习俗,泽州中秋的拜月习俗等,类似的仪式化民俗在全国各地都有,但难以将其纳入高校教学之中。由此折射出的问题是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最近一个时期,“节日文化”的研究是学界的热点,有些学者甚至忧心忡忡于传统节目被“外来节日”取代。其实,这多少有点杞人忧天,所谓“外来节日”最重要的是圣诞节,但是只要稍加细心就不难发觉,圣诞节在我国不过是商家促销的噱头和个人消费的借口,那些在圣诞节“血拼”的人其实对基督教并没有多少兴趣。但是,不得不说,我国的“节日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实事求是地说,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高校几乎束手无策而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比如端午节,政府应该动用行政手段在公共场所组织一些文化娱乐表演活动,而不是只有商家搞“粽子促销”。不过,高校并非完全无所作为,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对民间特定的节日表演和仪式活动进行观摩,然后通过相关文献,对民俗活动进行记录、考辨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机制将整理所得与政府形成对话。这样就可以形成互补效应,既可以逐渐提升政府组织活动的质量,以吸引更多关注者,又可以促进高校的学术研究更加深入。

2.民俗文化与高校教学的“壁垒”。

民间习俗以学校教学的方式进行传承,可以说是有一些先天不足的。所谓先天不足,即是学校体制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存在这先天性壁垒。归纳起来如下:

其一,场域壁垒。民俗在民间社会场域中的延续,遵循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民众的创造与享用维持着民俗的传承。民间社会是民俗产生、发展的舞台,在日常生活中,民众处于周围民俗事象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自觉地进行民俗的传承。但是,当民俗以学科的形式进入高校,其民间场域中的诸多元素会自然丧失。此外,民俗在民间场域中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一旦进入高校,出于学科的自身要求,就必然使其分化,比如山西民间的“社火”,在民间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包含多种民间表演、祭祀仪式、商业交易等。进入学科教学后,音乐教师会从音乐角度关注社戏的唱腔、曲式、调式等;舞蹈老师主要关注其舞蹈动作;美术老师更关注道具、服装乃至戏台上的纹饰。这样的传承其实只是知识的传承而并非民俗的传承。此外,当民俗仅以知识的形式进入学科,难免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比如山西社火的神庙戏台上往往雕刻或绘制一种兽头鬼面的纹饰,这种纹饰具有祈福禳灾和娱神的含义。只有在民间曲艺表演中,纹饰的含义才能真正显现。如果单纯从美术角度讨论纹饰的图案,就像没有水的鱼,学生很难理解纹饰的含义,甚至会认为图案诡异而恐怖。

其二,意识形态壁垒。民俗是民间习俗,但是不能说所有的民间习俗都是良俗,有些民俗可能是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难以分开的。民俗入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必然不会将不符合主流文化的内容纳入教学,但是有些民俗一旦经过“刻意”的“筛选”就难免要“变味”。比如,我国各地的民歌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不良的内容,山西民歌中就有“哥哥就像偷吃狗,三更来了五更走”,这样的民歌是不可能被纳入教学的,但是如果民歌里完全没有类似内容,就难免“不像民歌”。

有关高校教学体制对民俗文化造成的壁垒,笔者的观点是首先民俗教学不一定非要采用一般知识教学的模式,民俗课堂一在教室二在田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实际观摩或参与民俗活动,将民俗还原到其所产生的民间场域之中,再以专业化或知识化的视角切入教学。对于民俗文化中所包含的“不健康”的内容要辩证地看,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大节无亏”,就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

3.师资力量匮乏。

一些民间艺术或民间技艺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存在,文献记录匮乏,更无影像资料。这些民俗文化在高校的传承,最大的困难是师资匮乏。比如新疆地区有一种以往的融合了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木卡姆艺术在新疆的不同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其中“刀郎木卡姆”已经到岌岌可危的边缘。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统计,当时全国会表演刀郎木卡姆的仅有56人,而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鉴于此,当时有学者对刀郎木卡姆进行了记录和整理,但这不过就是保留“文本资料”,对于挽救刀郎木卡姆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须知木卡姆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其传承必须是以表演的形式,如果只是“抄录歌本”,那么无异于失传。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就更是如此,有些民间技艺只有个别“老手艺人”掌握,当老手艺人离世,就意味着此项民间技艺的消亡。民俗入校,要真正起到传承民俗的作用,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将民间艺人匠人请上高校讲台,将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与现代教育的专业化知识相结合,这些才能保证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

要之,地方高校开展民俗教育,要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打破学校教育体制的壁垒,使民俗文化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也使民俗文化丰富高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2]周星.國家与民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

山西省社科联2017—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村志编修视角的山西乡村历史文化研究——以山西晋中榆次使赵志编修为例,课题编号:SSKLZDKT2017149。

上一篇: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理论特征与现实问题

上一篇:地方教育立法 意义不可忽视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