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从瑶族长鼓舞的特点分析到舞台表现和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10 08:41:39 浏览数:

[摘 要]本文的首先分析了瑶族长鼓的特点,瑶族长鼓外观精美,可以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烈是视觉美感。长鼓的外形特点便于舞者携带,是瑶族长鼓舞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瑶族长鼓舞的舞蹈动作特点,瑶族长鼓舞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舞蹈开始前的仪式套路,以及舞蹈动作中重心频繁的大幅度起伏。瑶族长鼓舞动作粗犷,体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本文分析了瑶族长鼓舞在现代舞蹈教学和舞台表演中的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原生态非舞蹈元素的缺失,以及长鼓在提炼、加工中的变形。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 长鼓 瑶族服饰 舞台加工

2013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申报了题为《广东瑶族大长鼓舞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研究》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笔者为项目组成员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瑶族长鼓舞,我们一行五人于2013年12月到粤北地区开展了舞蹈采风活动。在这次访问中有幸观看了瑶族村落原生态的瑶族长鼓舞表演。瑶族长鼓制作的精湛工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感叹于瑶族人民心灵手巧的同时,更被原生态瑶族长鼓舞的气势和魅力所打动。在和舞台表演中的瑶族长鼓舞比较后发现,瑶族长鼓舞这种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舞蹈所具有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舞台加工和教学提炼的过程中一旦将其民族特色剥离,必然会导致此类舞蹈整理艺术性的降低。

一、关于瑶族长鼓

瑶族长鼓是瑶族长鼓舞的精髓,瑶族长鼓的选材比较讲究,为了便于舞者携带,只选用木质较轻的木材制作,例如樟木或桐木。长鼓的长度一般在70到200公分之间,两端鼓面直径在10到30公分之间。在所有类型的鼓中,瑶族长鼓的长度和鼓面直径比是非常大的,长鼓的名称由此而来。

瑶族长鼓制作工艺的精美程度也是其他类型的鼓无法比拟的。瑶族长鼓的“精”主要体现在长鼓的外形和图案的繁复程度。瑶族长鼓的整体形状特征是两头宽,中间细,制作精良的瑶族长鼓从两端到中间的直径缩小是以有规律的形式逐渐缩小的,长鼓两侧呈对称的喇叭形或锥形[1]。这种制作形式制作难度较高,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更加强烈。瑶族长鼓“美”主要体现在其图案上。瑶族长鼓的图案有一定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层次感,通常是以鼓轴心为中心,在鼓表面绘制连续的圈形图案。绘画内容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例如日、月、花草、鸟兽为主。制作精良的瑶族长鼓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艺术品。

瑶族长鼓美轮美奂的外观和便于携带的外形使之成为了瑶族人民舞蹈表现的理想道具。长鼓上独特的瑶族民族图案可以很好的表现瑶族文化的魅力。用于舞蹈表演的长鼓一般为中、小型长鼓(当地也称为“花鼓”),作为乐器,长鼓的两端分为阴、阳两面,发出的声调有所不同,阴面鼓皮较厚,发出的声音较为低沉,阳面的鼓皮教薄,發出的声音较为清脆,中间以彩带捆绑,或挤上铜钱,配合舞者的表演可以起到很好的动态效果。

二、瑶族长鼓舞的特点

(一)男性在舞蹈中的主体地位

和大多数民族的舞蹈不同,瑶族长鼓舞中男性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这和瑶族长鼓舞悠久的历史有很大关系。从母系社会时期开始,充满艺术表现力的瑶族人民就已经开始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父系社会相比,母系社会中男性的社会作用是恰恰相反的,男性会自然就成为了艺术表演的主体。这种传统沿袭至今,成为了瑶族长鼓舞的主要特点之一。

传统瑶族长鼓舞通常以集体舞为主,在表演中最少需要两男或两男两女的形式表演。在表演中,女性主要使用花鼓、花伞或手帕为表演道具,起辅助作用,敲击的鼓点中有领鼓和跟鼓,领鼓在表演中起主导作用,通常领鼓者一定为男性。虽然近些年来瑶族聚集地长鼓舞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这种以男性为表演主体的形式仍然没有改变,男性不论是在演员数量还是表演重要性上仍处于主体地位。

长鼓是瑶族长鼓舞的精髓,携带长鼓的男子自然也就成为了长鼓舞的焦点。舞蹈时男女演员分工区别明显。男子用一只手徒手敲击鼓阴面,另一只手持细长竹片敲打阳面,女子手持花鼓或手帕,整个舞蹈以男子的动作和鼓点引导为主,女子的舞蹈跟随男子的舞蹈进行。

(二)独特的舞蹈规则

除了特点鲜明的道具——长鼓以外,瑶族长鼓舞还具有很多独特的舞蹈规则,包括固定的仪式套路、重心的大幅度起伏、舞者的贴身、奔放的表现形式等。

瑶族长鼓舞在表演前都要先做“大莲花”的仪式套路。“大莲花”的细节在不同的长鼓舞中有所不同,总体的特点是每套动作都要重复四次,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每套动作完成后还要变换表演者的位置,称作“走角”[2]。

瑶族长鼓舞的分类比较简单,按照舞蹈的动作幅度可以分为“文打”和“武打”两类[3]。文打的舞蹈动作相对柔和、灵巧,使用中、小型长鼓作为道具。“武打”的舞蹈动作较为粗狂,动作幅度较大,需要使用大长鼓。

瑶族长鼓舞的重心起伏非常大,舞者在表演时的屈膝、下蹲动作非常多。这是由于舞者必须将双手用于握住和敲打长鼓,因此需要相对的夸大下肢的表现。瑶族长鼓舞多以两人以上的群体表演为主,讲究动作的互相配合和一致性。舞蹈者在移动时往往也同时或交替使用半屈膝的舞步。

瑶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颜色鲜艳的民族服饰、夸张的银饰都是瑶族人民独特性格特点的写照。瑶族舞蹈也充分的反映出了瑶族人民的这种特点。如上文所述,瑶族长鼓舞可以分为“文打”和“武打”两种,其中“武打”的动作复杂、粗狂,舞蹈技巧难度较高。舞蹈的节奏由慢到快,主要以瑶族人的日常生活为主题,例如建房、种植,也有模仿野生动物的主题,另一方面瑶族长鼓舞也跟瑶族人民的祭祀活动有很大关系。常见的动作有屈膝并以膝盖为轴旋转身体、单脚踢鼓、对角移动互换走位等。

三、瑶族长鼓舞的舞台表演和教学的误区

(一)瑶族原生态文化元素的缺失

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个性非常鲜明的民族,瑶族人具有很高的智慧,除了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等省、自治区外,在东南亚、北美和欧洲也有很多瑶族人定居。瑶族人的艺术表现力非常突出,瑶族的绘画、印染、刺绣、工艺品制作、服装设计和装饰品设计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和很高的艺术价值。瑶族长鼓舞在国内外获得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舞蹈中包含的非舞蹈文化元素。

和瑶族长鼓一样,瑶族的服装和饰品也非常的精细。瑶族人高超的印染和刺绣技巧为瑶族服装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瑶族服装样式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多个种类,包括“蓝靛瑶”、“红头瑶”、“白头瑶”、“过山瑶”、“大板瑶”等等[4]。服装就像是瑶族人的画布,瑶族人喜欢在服装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规则的几何图形、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神话传说、甚至历史事件都是瑶族服装图案的素材。

瑶族人对美的追求从头到脚表现的淋漓尽致,所有可以利用的身体部位和装饰方法都被瑶族人利用了起来。除了服装外,瑶族人的装饰品也非常有特色。制作精美、造型夸张的银饰和著名的苗族银饰相比毫不逊色。瑶族人的头饰种类繁多,有月牙形、盘龙形、塔尖型等多种形状,除了纺织材料外,还会使用竹子、白银等其他材料[5]。

瑶族长鼓舞作为一种优秀的舞蹈种类,已经被广泛的引入现代舞蹈教学和舞台表演中。在各个学校和舞蹈团体,不论是舞台表现还是教学,瑶族长鼓舞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加工。这种加工的本意是积极的,目的是希望吸取瑶族长鼓舞的精华,融入现代舞蹈的优点,使瑶族长鼓舞与其他形式的舞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瑶族长鼓舞的魅力。

在对瑶族长鼓舞的提炼、加工过程中,必然会剥离其中的某些元素。舞蹈是审美是一种多元化的审美,不同的个体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舞蹈和舞蹈中的非舞蹈元素。对于舞蹈中的非舞蹈元素,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很多人的观点中服装、装饰等非舞蹈元素在舞蹈表现中是次要的,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过多的非舞蹈元素会影响观众对舞蹈本身的关注。本文认为非舞蹈元素对于舞蹈整体的表现是否有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些情况包括表演的场合、观众的类型、表演的主题思想、以及非常重要的一点——舞蹈的种类。对于瑶族长鼓舞来说,原生态的服饰是瑶族长鼓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超越了演出道具的意义,更不是哗众取宠的外形包装。长鼓舞中有大量的重心起伏和旋转动作,在舞蹈的过程中,瑶族的长裙、头饰和各种装饰挂件随着舞蹈动作上下舞动,可以从舞蹈动作本身以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审美冲击。

在对瑶族长鼓舞的提炼、加工时,舞蹈编排人员应该充分的考虑长鼓舞中非舞蹈元素对舞蹈表现效果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精心选取原生态的瑶族服饰可以很好的体现瑶族长鼓舞的特点和舞台表现效果。

(二)长鼓在舞蹈中的地位

舞蹈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在舞蹈设计和舞蹈表演中,舞蹈本身和舞蹈中的道具往往被抽象化。現代舞蹈理论中抽象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甚至有人认为缺少抽象化思想的舞蹈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在这种趋势下舞蹈中的道具更多的以象征、隐喻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

瑶族长鼓舞中长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究竟应该对长鼓进行表达呢?在这次粤北采风过程中,观看了当地歌舞团的瑶族长鼓舞表演。该团对瑶族长鼓舞进行了大幅度的加工,在提炼的过程中对长鼓舞的特点把握的非常准确,包括舞蹈开始前的“莲花”套路、重心的起伏、低重心屈膝移动等动作表现的都非常到位,唯一的缺点在于忽视了长鼓在瑶族长鼓舞中的作用。表演中的长鼓纯粹成为了象征性的道具。表演者在整个舞蹈中几乎没有真正的击鼓动作,而是随着音乐的伴奏象征性的击鼓。另外,舞蹈中融入很多其他舞蹈的特点,跟人的感觉非常优美、高雅,但缺少了瑶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应该说这样的表演并没有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在对瑶族村落的访问中,有幸观看了由土生土长的瑶族村落居民表演的瑶族长鼓舞,受到强烈的震撼。男子群舞表演中舞者按照长鼓舞特有的鼓点节奏敲击长鼓的那种气势和韵味是其他舞蹈无法比拟的。这次对瑶族村落的访问使笔者直观的体验了瑶族长鼓舞中长鼓的魅力。

纵观长鼓舞在各个团体和学校现代舞蹈教学和舞台表演中的情况,长鼓这种核心元素被不同程度的加工、变形。表演瑶族长鼓舞的舞者很少有真正掌握长鼓敲击技巧的。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长鼓舞作为一种引导学生练习舞蹈动作的手段,主要是从舞蹈动作上入手,很少讲授有关长鼓敲击的内容。本文认为这样的表演和教学方式并不适合瑶族长鼓舞的特点,应该说是瑶族长鼓舞舞台加工的一种误区。

结语

本文从自己在粤北地区的所见、所闻出发,分析了瑶族长鼓和瑶族长鼓舞的特点。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瑶族长鼓舞独特的舞蹈动作规则和表演道具非常适合于现代舞台表演和教学。对于原生态舞蹈的提炼、加工需要注意原生态元素的保留。要演好瑶族长鼓舞,一定要先从学敲长鼓开始,掌握敲长鼓舞特有的鼓点的敲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瑶族长鼓舞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张国明.瑶族与长鼓[J].民族艺术,1986(1): P024;

[2]蒋文.赵明华:瑶族长鼓舞的守望者[J].民族论坛,2011(4):P 017;

[3]王桂忠.广东瑶族长鼓舞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8(2): 006;

[4]廖莎.瑶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2013 (22);

[5]黄小明,陈利敏.论瑶族“还愿”仪式中“长鼓舞” 的多元文化性——广西恭城瑶族民间舞蹈现状田野调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 (3): P67-71。

作者简介:黄光临(1974—),男,讲师,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化技术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1998年获第四届全国舞蹈比赛编导奖;2000年获第六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2001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文体表演《盛世中华》第二章A部分场导演。现任广东舞蹈学校信息中心主任。

上一篇: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上一篇:解析服装面料创意的设计文化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