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文化.历史——中国商业大片的民族化道路

发布时间:2022-02-21 08:42:46 浏览数:

【内容摘要】近两年,中国的商业大片发生了明显的题材转向,从单一的武侠题材转向了革命历史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出现了一些既叫座又叫好的影片。这是中国电影走向民族化的一个开始。当然,在历史题材和文化题材的开掘和表现上,中国的商业大片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而这些不足也正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关 键 词】中国商业大片 民族化 现代意识

中国商业大片开始于2002年的《英雄》,之后,《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都一律采用了武侠电影的方式,创造了中国商业大片“奇观电影”的短暂时期。这些影片或者有意识地抽空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或者运用“移植”的方法将故事抽离于原有的故事背景,仅靠“欲望”“权力”“爱”“复仇”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架构故事情节,让观众在领略了一次又一次的视觉盛宴之后,又总觉得空洞无物。幸运的是中国的商业大片及时地发生了题材转向,首先是《集结号》将革命历史题材带入了商业大片的视野,然后是《梅兰芳》《叶问》开始了对传统文化题材的挖掘。而今,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商业大片已经开始了一个“历史大片”、“文化大片”和“武侠大片”并行的阶段。这是中国商业电影让人倍感欣喜的发展和变化。因为不管是传统文化题材,还是革命历史题材,都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这些影片总能让我们看到一些或亲切或熟悉的东西,中国观众从我们的本土大片中获得不再是单纯的感官刺激,而多了一些情感的抚慰和触动,多了一些精神的鼓舞和震动。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商业大片已经终结了对好莱坞大片的盲目效仿,开始走上了一条民族化的道路。

当然,这些影片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宣扬民族文化,更不是塑造民族形象,而是通过艺术表现来取得票房的成功,所以,对这些影片来讲,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商业化叙事和文化阐释之间的关系。那么中国的商业大片是如何将文化和历史同商业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在对几部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具体的解读和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商业大片在处理文化题材和历史题材上存在着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以文化之名行商业叙事之实。有些故事题材本身的文化形象或者类型意义因为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而天然地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有的创作者便看重了这一点。但是在进行影片创作的时候,又不去阐释题材本身的文化意义或其固有的思想意义,而仅仅是借用题材的一个文化外壳来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比如电影《画皮》其实只是借用了聊斋的一层皮,其所讲述的内容已经与原著大相径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也与原著完全不同。从影片“东方新魔幻”的宣传定位,我们也可以看出影片的用意。“魔幻”确立了与时下青年观众的文化理念的契合点,而“东方”又强调了其不同于西方魔幻电影的中国传统特色。这些都充分地说明影片并不是要再现经典的神韵,而只是借助经典作品的文化影响力讲述一个颇为现代的情感故事。电影《风声》则是对抗战题材的一次巧妙运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类似杀人游戏的故事,重在用猜疑和对死亡的恐惧营造一种紧张感,光怪陆离和惨烈的气氛更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应该说作为一部单纯的谍战大戏,《风声》首先是赶上了中国观众观看谍战片的大潮,同时地下抗日工作者的身份也无疑增加了观众对人物的关注度和关心度。尽管《风声》在宣传的时候并没有打着“国庆献礼片”的大旗,但是观众还是从中得到了一种英雄情结的满足,而研究者也喜欢将其同主旋律电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这些都不是影片本身的自觉追求,只能算是一种题材效应。

第二种方式则是以自觉的文化意识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这样的影片通常都是选取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关系的人物或故事,表现出对题材本身的一种尊重,力求呈现出题材本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同时又具有一种自觉的反思意识,用当代的价值观念去观照故事和人物,使影片在主题思想上又表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性。这类影片当以《梅兰芳》、《叶问》和《孔子》为代表。比如《梅兰芳》高调地表达了陈凯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反叛和坚守的意愿,影片“渗透、凝结着陈凯歌导演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类生存状态及命运的质疑与反思,更是质疑、反思与反叛之后的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不仅是强烈的文化反叛精神,更是对坚守民族气节,民族文化的体认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新理解。”[1]再比如电影《叶问》,虽然仍旧是一部武侠片,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武侠片,因为它不再简单地将武术作为铺展动作场景的原由,而是将其作为文化元素来进行表现和阐释。影片既展示了咏春拳的精妙而神奇的拳法,保持了中国武侠片的动作性和观赏性的特征,同时又通过叶问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出中华武术中武德、仁义等形而上的精神内涵。这就使《叶问》既完成了商业化的叙事任务,又起到了一定的文化宣传的功能。这是影片在题材选择和文化资源利用上的独到之处。

第三种方式就是以现代意识重述革命历史题材的故事。所谓现代意识就是现代性在思想认识上的一种表现。现代性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括多方面的意义和内涵。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意识仅指对人的认识和定位。中国几千年来“人伦”思想将个体的人限制在了社会、伦理、道德当中,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也是不自觉地承袭了这种思维方式,将个体的人消弭在了国家、社会和集体当中,个人利益、个人的需求总是很轻易地让度给国家利益和集体需要。现代性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将个体的人解放出来,充分重视个体的精神、情感和力量。而近几年的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商业大片正体现出了这种充分重视个体的现代意识。比如《集结号》便是对传统的一次超越性回归,既让我们重温了那久违的崇高之美,又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充满现代精神的个体意识。一方面战士们表现出了誓死完成任务的英雄气概和为国家利益而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另一方面谷子地坚决要为牺牲的兄弟们讨个明白的执拗又表现出了对于牺牲的个体的尊重。《集结号》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寻找个体的人在历史中的位置,重视个体的人在历史中的价值和意义。而《十月围城》则是跳出了传统的革命叙事模式,将理想主义的革命推回到现实生活的层面,使革命呈现出个体化的多样性,有人深明革命的大义所以革命,有人则是被革命的大潮裹挟进来而身不由己,有人是为了父亲的尊严,有人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但“舍生取义”却成为他们同样的命运。革命,祛除了政治的色彩,却多了人文的意义和价值。应该说正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才这使这些影片多了触动人心的力量。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这几种方式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别,不管是非规范化地改编经典作品,如《画皮》,还是非成功地再现古典名著,如《赤壁》,都不约而同的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应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国商业大片目前的接受状况有关。客观地说,中国观众对本土大片的接受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沉迷的状态,不管影片的质量如何,只要它的宣传定位是“大片”,就会有相当数量的观众走进影院,为其创造不俗的票房。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文化上的自觉意识可以大大地提升影片的文化品格,使其更显厚重,具有留存为经典的可能性,同时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更大。而仅仅将文化和历史作为商业元素来运用的影片则相对缺少文化底蕴,时代味儿更浓,商业味儿更明显,作品的份量也略轻,一旦观众建立起了良性的观赏习惯,那么这样的影片就将面临票房和艺术的双重危机。2010年初上映的《苏乞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事实上,中国商业大片在历史和文化题材的表现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不足的,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重传统轻现代,重革命史轻建设史。也许是因为古代题材便于展开想象,从而容易创造宏大的电影场面,所以,中国的商业大片多选用古代文化故事,这就在思想上限制了中国的商业大片只能是进行传统文化的反思。但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绝不意味着仅仅是传统,当我们说到民族文化、民族性的时候也绝不意味着仅仅指古典名著和儒道思想。事实上任何的思想文化都是生生不息地发展变化的,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新的面貌,这同样是值得电影进行表现的。而在我们的社会建设中也同样发生过许多具有深刻意义同时又适宜于用大场面来表现的故事。相信中国的商业大片会慢慢地将目光转移到这些现实题材上来。通过现实主义的故事来表现和揭示中国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特征。预计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希望这部影片能够获得成功,从而开启中国商业大片现实题材的序幕。

第二,重思想文化轻艺术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除了思想文化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就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比如诗词、戏曲、小说、美术、音乐等等,这些对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然而中国的商业电影因为源于对好莱坞大片的学习,所以从艺术形式上也不自觉地开始模仿和学习好莱坞的叙事方式。然而,从文化特质上来说,中国的文艺特征与西方的文艺特征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中国的文艺是诗性的,西文的文艺是叙事性的。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其实很难照搬好莱坞的叙事模式。与其学得不伦不类,反倒不如充分发挥自我民族的艺术特色,从中国的艺术思想、艺术文化中汲取对电影创作有益的方式方法。电影《梅兰芳》就采用了诗化的叙事方式,在叙事结构上遵循着中国叙事作品的传统风格,“《梅兰芳》通过截取梅兰芳不同年龄段的多个故事,逐步建构出一个具有伟人情怀与凡人情感的梅兰芳。梅兰芳如何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的技艺修炼过程在影片中被‘淡出’了,被‘切入’的是梅兰芳如何提升心境的历练过程。这个心路历程是影片《梅兰芳》主要的叙事情节。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梅兰芳》中几乎一笔带过,正是通过洗练简明的影像流程使影片表达的主要时间都集中到对梅兰芳精神境界的塑造上”。[2]正是这种诗意的风格才使《梅兰芳》这部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充分地体现出了民族化的美学牲征。

对中国的商业大片来说,这些不足也正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不足八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商业大片还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还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商业大片会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刘西洲.《〈梅兰芳〉:陈凯歌的文化突围》[J].安徽文学,2009(4)

[2]肖庆.《三重视野中的<梅兰芳>——电影<梅兰芳>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09(3)

上一篇:《历史的进退》等片段四则

上一篇:“十七年”中国电影译制片创作历史初探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