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08:46:11 浏览数: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自我健康成长,也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解决此类心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各界力量的通力合作。文章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建设性地为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心理资本;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周琢虹(1979—),女,江西九江人,豫章师范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编号:JY1575),主持人:周琢虹。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5-0093-04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关注的光圈变大了,问题的对焦却更精准,关注的焦点也肯定落在“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上,也必然会聚焦“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也自然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弱势群体”一词是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上出现而备受关注,反射在“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指由于家庭贫困、学校等等因素造成的,在身心成长、教育资源、社会竞争等层面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部落群体。

当前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也呈增多趋势,此类群体表现出的征象多为负面或消极面,具体体现为较严重自卑情绪、较普遍心理失衡、没有缘由的受挫与怯懦情绪等等一些不健全的人格特质表象。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没有引导正确和出台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不论是对社会和谐还是高校的稳定以及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一、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意义

心理资本的概念与管理学息息相关,特指人的心理品质,积极的又能直接作用到人工作绩效的品质,有相对的稳定性且这种特质是可以升华改变的。提升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资本水平,培养塑造优良的心理特质,就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心理困惑和现实问题。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弱势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通过在教学中系统的研究应用,探索出能够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身心健康最佳教学方式,探索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各类行之有效研究成果中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将能帮助学生弱勢群体更好的把控调适自我,增强解决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大学生弱势群体健康的心理,帮助塑造健全的人格,也能够防患于未然,尽早发现大学生弱势群体中各种的身心问题,以便得到尽早矫治,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1]。

(二)直接惠及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与学生健康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直接惠及受教育主体,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群体。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阶段专业课教育水平,综合知识的灌输,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教师要拥有一个更好更高的受教育平台,让老师们能更好地透视教育现象,整合教育资源,解决教育问题,务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教书育人的理想追求落实到平时的点滴研究之中。

(三)能建立、完善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方法

对于身处困境中的群体,若要改变现状,扭转困局,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毫无疑问人性中的美德要素贡献与集体力量的支援是不可缺少的,也可有效地化解抹平或抵消客观困境给人们带来的各种烦恼。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去察看审读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是心理学的独特方式,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构建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培育和塑造该群体乐观积极的情绪、情感特征,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效率与效果。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主要表征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由于家庭、自身、学校等等因素造成的,在身心成长、教育资源、社会竞争等层面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体表现在:

(一)较强自卑感,易焦虑烦躁

由于对自我审视不清,辨别不彻底,分析不到位,看待不清自身的价值大小和优缺点,这一群体常常消极看待外界事物,不能客观处理我你他的关系,常陷入否定自我、鄙视自我的认识怪圈,从而自卑感如影随形。坎坷不平的人生处处都是,外界四周皆都不好,事情的每一步都有着惊心的安排,压力山大的感受时刻感受着来,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焦虑状态、烦躁情绪时刻在己身上,受压者本人却无法化解。久而久之,狐疑外界事物、学习安排、就业理想等等负面情绪在他们身上便出现了,直接投影在生活中——失去奋斗目标一群人,索性放任自流,直接触发出现愈来愈多的心理问题。

(二)孤僻冷漠,少人际交往

融洽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人有效化解遇到的各种困难与烦恼,帮助人树立正确的社会处世观;反之,也是一样的。较为孤独自是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共性特点,不愿意与同学倾诉交流各界事物感受,很少与人探讨共同的学习任务与工作目标。缺乏与人沟通技巧,缺乏人际交往勇气,缺少主动发言决心是此群体较为共性性格特征,长此以往,极易脱离社会远离集体生活,直接导致交往障碍心理问题等后续恶果,也根本不可能通过语言交流管道舒缓潜在的抑郁心理,最终导致这一群体愈发孤独封闭自我,愈发冷漠自闭,从而演变成心理疾病[2]。

(三)敏感多疑,强矛盾感

渴望获得他人及社会的尊重与认可,非常在意外界对己的评价,非常重视自己言行举止是否合乎外界标准等等一串“对己价值认同”感是学生弱体群体内心普遍存在的。他们敏感多疑,经常性怀疑外界人与物,时刻小心翼翼,怕被人瞧不起或者戏耍,怕成为外界的语言中心“是非人”,主观臆断“流言”当做“对己的中伤与否定”,不相信人的解释与说教。美丽的梦想与活生生的现实之间,他们更多选择等待其中的痛苦无助,而绝不是主动作为扭转乾坤。又不满现状又想要好的结果又企盼社会终极安排,而又被动等待,内心自我矛盾冲突强烈。此群体无时不在压抑内控着消极面,心理管控不好,随时会演变成过激行为。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成因解析

心理学家海德、韦纳的理论都指出:当人们与外界事物相处发生工作、学习等等关系受到成或败结果时,肯定会找寻相关的原因。从心理资本视角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有:

(一)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今天的中国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社会人的大学生群体需要应对的问题矛盾日益复杂凸显。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地区差异过大,环境承载力不可持续等等现象还存在,公平公正正义和谐的社会也在创建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医疗保障力度不够、资源分配不均等等民生问题较为凸显,社会道德领域失信、失德等问题现象依然多发。这些社会问题负面效果强烈刺激高职院校弱势群体大学生本就脆弱的心理。

(二)家庭氛围作用

家庭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第一教育环境,温暖的港湾,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对人的身心健康发育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平台作用。各类来自家庭的发展变化要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群体的心理成长。家庭收入少、缺少家庭温暖、溺爱后遗症等等因素造成的成长期子女易产生不良心理品质,来自内部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培养的家庭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亦是如此。脆弱的情感很易出现在他们身上,不够健全个性心理品质也会随之发展,很难经得起失败,遇到挫折容易陷入无法克服解决的心理怪圈[3]。

(三)学校环境影响

一方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较少,专业性心理健康师生比不足以承担日益增多的复杂咨询与辅导工作。同时辅导员队伍则常常绊锁于日常学生管理事务,针对性和有效性疏解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力度不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活不同于高中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求学者学习生活目标的不同直接影响着这一庞大的求学群体。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对大学学费、日常生活等等费用开支时常捉襟见肘,再辅以就业及课业压力,他们又往往无法释怀,难以消解。

(四)个人原因反射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体自身因素也是整个群体心理健康要素之一。逐步构建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成熟的思想思维、行为举止、身心发展、认知能力等等方面,虽然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在生理学上已是成年人,但在遇到外界无形有形压力时,自身迷惑困惑时,因个体差异的不同而不同的应对表征就会体现的一览无遗。有的学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向挑战,敢于迎难而上,视克服困难的经历为成长的宝贵财富;有的学生则患得患失,临阵脱逃,退缩不前,妄想困难自身会消灭,把挫折和失败看作消极面,选择放弃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四、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针对性地布局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各种帮教工作,促进个人人格的健全成长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十九大报告也明文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国家出台的关于诸如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以及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文件精神要广泛宣传,要让全体在读大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知道申请条件、途径等等各类细节,做好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落地,全程在阳光下操作,确保资金到位后的落实核名。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工作要优先向大学生弱势群体倾斜,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联系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力争覆盖资助更多大学生弱势群体完成学业,帮助这一群体享受到社会的温暖关爱,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

学校贫困生监督跟踪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让真正的弱势群体学生享受到直接的资助。同时,实际工作中,更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关照尊重人格尊严底线,务必保护个人隐私,并针对其各自特点,更多聚焦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学业、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困惑与问题,帮助他们消解实际困难,共同营造好关爱关心帮扶这一群体的良好氛围。

(二)建章立制,科学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式多样,方法得当,工作落到实处,就能科学激励与引导好大学生群体,给他们有真正价值的教育与效果,培养他们坚强的信念与不屈不挠工作的态度品质。一方面学校党政要重视此类群体心理危机,可组建校级单位领导小组,再设立专业专职团队,形成以校级心理咨询专业部门为牵头单位,联合学生处、团委等多学生职能部门为配合单位的联动相应机制。各院系现有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学生骨干都可纳为网格化心理危机管理员,实时了解一线出现的各类情况,及时处理解决好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各参与单位及负责人又要形成合力,既守好本位,科学司职、职责到岗到人,又要通过定期问卷调查,上门集体收集高职院校个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档案要做到成系统成建制,建檔分类整理工作要做好同步等措施,做到问题及时发现、掌握,并做早期危机干预与疏导[4]。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心理教育专职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及全课任老师、心理咨询医生等等多师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就是要通力配合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处在健康水平状态。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开设,教育成效较好。在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调查基础上,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此类群体心理问题频发及解决方案的研究工作,挖掘动用各界资源,于课外经常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第三课堂,普惠于广大学子。心理咨询队伍专业、专职人员少是高等学校普遍现象,难以在咨询队伍配备上坚持实事求是,兼顾科学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兼顾目标要求与资源手段的统一。建立在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高职院校的长远之策,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基石。目前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直接,开展的活动形式普遍单一,针对性专业性都不强。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人尽其才,筑巢引凤,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机构及专职人员团队,开展专项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建立专项特殊人员类别心理健康档案,预强于治,及时进行诊断和矫正群体性心理问题,针对性解决个别案例,为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四)聚集资源合力,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干预成效

高校、社会、家庭及个人的贡献直接作用于最终的干预效果,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干预成效如何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详尽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特征及需求基础上,学校可以有的放矢,针对性加强相關教学,联合家庭,经常性开展诸如谈心走访活动,帮助学生调适好走向社会的就职心理准备。根据个性心理健康档案相关信息开展好专业性的疏解调适工作,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来说,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是强心针暖心剂,是引发人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如何公正、客观地看待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理性看待其中的个别负面事件,化解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帮助营造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自尊、自信、自强社会氛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课题的参与者设计者解题者就是你我彼此,就是社会各界,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所要完成的必选项。家庭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的解决,在关心子女身体健康,在聚焦子女的感情和心理健康状况上,没有人能代替。家长应情身合一、百般呵护倾听子女的心声,特别是那些已有心理问题表征的而子女,要勤交流多沟通,亦师亦友,配合学校及各界共同解决他们的困难困惑,创建暖心爱心的家庭育人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扶弱先帮心,帮贫先扶志,既要助力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审读自身不足,批判自身缺弱项,又要帮助正确合理的归因缺陷的由来,并助力确定人生目标,拾回生活应有的信心;要使他们相信: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拓展属于自己成长的空间,才能最终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

参考文献:

[1]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0-205.

[2]周琢虹.弱势群体子女弱势心理研究[J].职教论坛,2015(32):86-90.

[3]周琢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困境与消解[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195-198.

[4]周琢虹.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97-199.

责任编辑 秦红梅

上一篇:公民社会视域中公益行为客体的道德权利

上一篇:花寒鹦鹉岂怯病,春至杜鹃披星辉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