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相对剥夺情境下群体态度演化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6 08:41:55 浏览数:

摘 要:研究通过对相对剥夺感产生的背景、相对剥夺情境下集群行为的特征、群体态度的主要演化理论、群体态度的演化的主要研究方法、相对剥夺情境下群体态度演化的对策五个方面来阐述相对剥夺情境下群体态度演化的过程及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相对剥夺情境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措施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相对剥夺 群体态度 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不患寡,患不均”,这是古人对相对缺少和绝对缺少关系的描述,形象地表明了“不均”比“寡”更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动乱。各种新的行业和职业不断产生,同时也伴随着旧的行业和职业渐趋消亡,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不断发生变化。在社会分化重组加剧,各种形式的社会思源在网络上可以较为方便传播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存在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思潮危胁的背景下。

相对剥夺感 (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后经R.K.默顿(R.K.Merton)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例如,某人看着邻居家买了一辆新车,他认为他也能有这辆车。但实际他并不拥有。一般而言,相对丧失感的产生需要有以下条件:当某个人或者群体,(1)意识到自己不具有某种资源X,(2)意识到他人/群体具有X,(3)期望拥有X,(4)同时这种期望是合理的。在这种状况下,个人或者群体就会有“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往往产生于相对剥夺地位,后者指的是某一个人或社会群体与同一社会的其他成员或者群体相比较,所处的对有价资源占有较少或不占有的状态。相对剥夺感则可能是介于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是否正在“沦入相对剥夺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揭示:一是人们是否丧失了传统社会条件下的既得利益;二是人们是否得到了期望得到的改革收益。

不光是国家和社会,小到家庭之中,若是子女感觉父母偏心,向着别的兄弟姐妹,也容易因不公平感引发纠纷。各种社会群体中,类似情况也很常见。可见,无论是对个体还是群体,感受到分配公平都是重要的。对于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判断,不仅仅考虑个体所获利益的绝对量,也考虑自己与他人比较而得的相对量。因此,公平感与个体选择比较的参考对象有关。若比较的结果是个体觉得某些利益自己可得、应得、欲得却未得,即产生所谓的相对剥夺感,进而产生不公平感。个体的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会受到个体不利社会地位的影响。这种不利社会地位不光指阶层或群体间的,也指阶层或群体内的。就社会学意义而言,阶层间或群体间的相对弱势更为重要。处于社会或群体内低层的弱势群体可能由于与心目中的参照对象在所得利益上差距巨大,特别是原来生活尚好,由于某種原因致困的新弱势群体,极易产生相对剥夺和不公平感,甚至引发犯罪。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态度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心理变量,群体态度是影响群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反过来,行为也会影响人们的态度。态度与行为间有密切关系,群体态度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相对剥夺感是整个社会不公平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引起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相对剥夺下群体态度的演化过程及其相应的对策研究在当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二、群体态度的主要演化理论

1.价值累加理论。价值累加理论对于描述与解释集群事件具有较好的诠释功能,它对于社会控制参与动员、导火索等相关环节的分析,对于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集群事件有较大的借鉴参考价值。例如,它注重启发人们注重从源头上、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中去探索问题的起因,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预防集群事件的发生。

价值累加理论把对于导火索环节的分析与重视,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虽然在实际情境中,导火索事件很难预料是什么、在何时发生,但是,相关人员还是可以提高警惕,做好一定准备从而正确处理一些敏感的重大事件,从而阻止其成为可能引发大规模集群事件的导火索。但是,价值累加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价值累加理论把集群事件的六个环节固定化,认为只有经过逐步的演化,集群事件才会发生,这就犯了简单化、绝对化和机械化的错误。实际上,不少的集群事件根本无需经过六个环节,而是经过前几个环节就会发生,或者是跳跃式地发生。

2.社会挫折理论。社会挫折理论的根基是挫折攻击理论。社会挫折理论认为集群事件是人们对社会挫折的一种反应,是对社会病态现象的一种病理性的反应。例如,它认为当今社会已经患上了某类疾病,社会躯体的健康受到了威胁。集群行为正是人们表达意见、宣泄不满、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行动。

人们对惩罚的预期会干预和改变攻击行为,从而引起更大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又会使压力增加,或者把攻击矛头直接对准干预方,或者改变其他间接形式的攻击。另外,还可能发生攻击的“投射”与“替代”现象,把本人不愿意承认的起因和动机归于其他人,并把敌意转向其他的对象,从而导致将攻击冲动导向“替罪羊” 的现象。

3.资源动员理论。资源动员理论认为,任何社会都可能存在有不平等、有怨气和不满的现象。但是,怨气和不满最多最深的人,比如弱势群体,往往也是社会中最缺乏资源的群体。但是,他们往往不具备发起群体性行动的能力。因为群体性行动的发生,往往需要借助外来资源和力量的帮助。因此,掌握绝大多数资源的精英阶层对于群体性行动至关重要。概括而言,资源动员的核心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 行动需要成本,因此人们的剥夺或不满情绪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成群体性事件或社会运动。(2)对集群行为的集体利益的界定十分重要。只有当人们认识到参与集群行为的对他而言能够获利时,才有可能加入集群队伍中。(3)动员资源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组织认同在资源动员中的作用十分重要。(4) 动员资源不限于从具有不满情绪的人们中获得,也可以从其他形式的途径或相关群体中获得。

三、群体态度的演化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群体态度的具体研究方法方面,构造群体态度动力系统模型可通过模拟物理学等学科中的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分析模型中变量对应的主要心理影响变量,忽略次要因素。根据动力系统的要求,找出状态变量构造出微分方程。通过实际数据解出方程参数,并进一步进行验证。此外,还可以根据已有数据探索寻找相关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前者可认为主要是验证性研究,后者可视作主要是探索性研究。对于验证性的研究,为了明确群体态度随时间演化的规律,必须考虑微分方程解的性态。一般而言,从方程的解析解或数值解来看,多数复杂系统不易求出显式解,因此通过微分方程本身的一些特点来推断解的性质较为常用。例如解的稳定性、突变性、周期性往往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如在群体态度演化过程中,稳定期与突变点区分具有重要意义。从参数估计来看,当用微分方程去描述复杂系统的演化时,微分方程在应用时往往以一定的精度近似刻画系统的变化,参数估计值受到初始值、估计方法以及变量测量精度的影响,误差在所难免。群体态度模拟系统在预测真实的态度演化变化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各种干扰,模型的变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也对系统状态预测产生误差。动力系统模型能进实证研究若能发现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或能求出近似临界变化点,则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方法获取群体态度的演化路径,预测群体态度的临界突变点,以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是非线性动力学思想对群体态度研究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学意义。

因此,非线性系统的演化有非线性、概率性、渐进性、稳定性等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特征,也有非线性动力系统演化过程中不连续的突变点和不可微的转折点,这些正是非线性系统复杂性的根源。群体态度系统可以看作是非线性系统的一个实例。例如非线性系统对初值较敏感,考察群体态度系统可以发现,群体原有的态度对态度的演化有着重要作用,即原有态度的强度不同对态度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比较容易理解的情况有人们对宗教、迷信难以改变的态度,粉丝对于名星因出现丑闻而瞬间改变态度等等。

态度是不可见的,但其又是行为的有效预测因素。对群体态度的研究,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精神的振奋等均可谓是功莫大焉。尽管动力系统观点下,群体态度的研究前景是美好的,但其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唯其难,才导致国内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课题组认为,在方法和策略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模型设计。动力系统模型在理解上就有难处,在模型设计上也不容易。除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外,研究者们也可以从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相关模型中获取灵感。从态度构成演化与动力系统的关系上理解模型参数与态度心理学意义的关系,改造已有模型,创造新模型,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社会心理学研究或许应该开拓实验思想,从更广的视角来设计动力模型,赋予参数以新的意义。

(2)参数求解。对于模型参数的求解或估计过程,设计计算机程序是必须的。但是,考虑到如今已然不止是信息时代了,已经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了。这个时代不光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群体态度演化实验,也可能获得态度相关的大数据,实时监测和即时计算既是可能也成了要求。这也会是更有意义的研究,因为很多群体事件也是因网络而放大,而加速的。建立灵敏、高效的参数估计程序以适应新时代特点,为群体事件的发展和引导作出贡献。

(3)引入新技术。群体态度的演化作为动力学系统,若能与网络新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将机器学习思想引入,建设一个自适应的动力学系统,或开发一个集数据采集、模型修正、智能监测、风险识别和策略提供于一体的机器人模型,也是个大有可为的领域。这个设想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事在人为,希望这一设想的提出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四、相对剥夺情境下群体态度演化的对策

1.政府等部门要做好政务公开等工作。就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问题,民众在获取信息、了解政情方面尚存在较多的阻碍和阻力。因此,政府等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需加大工作力度,让信息透明化和公开化。

政府等部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

(2)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

(3)创新审批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4)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争取让政务公开的工作。

信息的公开不仅能让政府在群体性事件面前掌握主动权,也是一种亲民的态度和方式。政府部门保持对大众舆论的高度关注,对于本地区、本部门发生的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采取“不隐瞒、不回避”的态度和对策,及时公布真相及原因,缓解社会公众的心理压力和焦虑,防止不实的传闻进一步扩散和恶化,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举措。

2.逐步完善“依法治国”等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对于包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的全面小康来说,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不保,全面小康又何以实现?因此,逐步完善“依法治国”等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是实现相对剥夺情境下群体态度转变和演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

“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对于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如此比喻。“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只有为改革划上“法治边界”,才能妥善协调各类利益纠纷,顺利解决各种制度障碍,依法保障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

“依法治国,必先坚持依法治党。”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不论是反腐败的强力推行、八项规定的严格落实,还是落实主体责任、惩治庸官懒政,都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法治手段保障党内的清风正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同样是其法治保障。

3.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相对剥夺感的加剧是诱发和激化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导火线。不断累积的相对剥夺感会使弱势群体进一步产生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产生各种消极和负性情绪。同时,这些因素有可能通过社会舆论、网络等媒体进一步放大和扩散影响,进而引发社会群体事件和网络群体事件。

因此,政府各部門应该对这些弱势群体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建立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和帮扶体制,进一步推进立法的完善给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劳动、子女上学、就医等各方面的保障,让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们在各自的空间里生活,缓解相对剥夺感引发的矛盾和消极心理。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建立多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愿望,加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是有效缓解社会阶层矛盾、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de la Sablonniere,R.,& Tougas,F. (2008).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in times of dramatic social change: The case of nurse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38(9),2293–2314.

[2]Dambrun,M.,Taylor,D. M.,Mc Donald,D. A.,Crush,J.,& Méot,A. (2006).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gratification continuum and the attitudes of South Africans towards immigrants: A test of the V-curve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1,1032–1044.

[3]郭燕梅.相对剥夺感预测集群行为倾向:社会焦虑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胡联合.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及其启示[J].探索,2017,01:124-133

[5]李小平.群体态度构成与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6]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9%9D%A2%E4%BE%9D%E6%B3%95%E6%B2%BB%E5%9B%BD/17503479,2017,3.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5年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5JY14)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盐城:推进城市管理长效化\精细化\规范化

上一篇:平凡的善意也能释放耀眼光芒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