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抉择与策略

发布时间:2022-02-26 08:37:41 浏览数: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深入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抉择和策略选择。

关键词 和谐社会;价值;策略;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Sheldon和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要把人们追求的目标整合到为实现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上,并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理念为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奠定了基石。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影响到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抉择和策略选择。

一、当前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自身的和谐面临危机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场极为深刻的社会大转型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非常迅速,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判断,对人的心理也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面临求学、就业、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等人生各种问题,面对社会的不平等、腐败、道德成本过高等问题时,心理会产生各种困惑,乃至激烈的冲突和斗争,人自身的内在和谐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临失衡的危机。

社会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人自身的矛盾引起的,如人格分裂、身心不和谐、人之个性与群性失衡等。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内在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人的心理健康是人内在精神和谐的基础。人的内在精神和谐,人才能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进取,共同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人在急剧发展的时代中不能全面认识自我,不能切实把握自我,缺乏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是导致社会矛盾产生的重要根源。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且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过去的近30年是我国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但这种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正变得越来越紧张,我们也因此而付出了越来越大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极高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既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更对许多国民造成了强烈的心理损害。因此,以利益为目的的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和严重依赖大规模的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对立,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之所以出现世界性的环境危机、生态冲突这些问题,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资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和别国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关系的和谐受到挑战

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社会就和谐,否则就不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中,特别是在社会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工人、农民等社会主体阶层地位下降产生的不和谐。在利益关系调整的作用下,作为“主人”、“同盟军”的工人、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下降,其中的部分人还沦为社会弱势群体,产生了社会关系的极大不和谐。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矛盾,是农村社会的主要不和谐现象。工人与企业管理者的矛盾构成城市社会的重要不和谐现象。

城市本地人与外地人经济、社会地位不平等产生的不和谐。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从小城镇或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许多歧视和限制,构成了城市社会中最大的不和谐。

弱势群体大量存在产生的不和谐。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改革开放的成本主要落在工人、农民身上,改革开放的成果却没有惠及全体工人、农民。我国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开,形成了庞大的弱势群体,社会结构呈金字塔状,形成了社会的不和谐。

此外,还有各种社会冲突产生的不和谐,失业大量存在产生的不和谐等。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低收入、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使他们往往最先强烈感受到改革的代价,也因此成为深刻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对抗和冲突日益加剧,弱势阶层内心的不平衡加剧,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在滋长,同时深感自卑、无助和绝望,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突破道德、法律理智的防线,铤而走险,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巨大威胁。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抉择

(一)高度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增进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人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愉悦、欢乐、希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价值的实现能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人的积极潜能的开发和积极人格的发展,进而推进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黑格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就如同有机体与各分子之间的关系一样:有机体赋予各分子以生命,各分子则赋予有机体以活力。人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生产力,为社会财富的积累添砖加瓦,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个人通过参加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构建了社会的经济制度,并促进其发展、变化。个人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构筑了社会政治上层建筑,促进了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个人通过参与精神生活,形成了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可以说,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个体的个人所创造的,只是个体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具体方式和它们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状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所不同。

社会的和谐依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看来,促进个体的人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

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充分发展个人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个人才智的发挥和个人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应重新审视自然对人类及人类对自然的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帮助人类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幸福的增加,而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经济增长,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人类丧失了维系其幸福生活的自然环境。环境污染、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洪涝灾害等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促使我们思考人类究竟应该怎样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幸福是物质的,但更是精神的,它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追求,更是对健康和谐、让人身心舒畅的生活环境的一种要求。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追求人类的幸福生活。

自然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这两大针锋相对的派别。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在弘扬人的主体性和消解人的主体性等问题上争论不断。

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者,自然是人类的奴仆,自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征服或者服从”的两歧逻辑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推向对立的境地。现代社会之所以会出现人与自然的对立,是由于人类过分地张扬自己的主体性,把自然界看成异族一样去征服。

自然的价值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提升的。自然中心主义主张人类应当放弃对自然界的征服改造,一切顺其自然的观点也是有局限性的。没有人的参与和对自然界的改造,原始的自然界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和发展。实际上,自然界不是上帝安排来为人而存在的,自然界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完全是人通过自己积极的活动争取来的。人类通过不断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将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从而使人与自然结合为一体。正是在人与大自然的反复斗争中,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步获得了提高,自然的价值才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人与自然和谐表现为在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实现经济增长和自然保育的双重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新审视自然对人类及人类对自然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

(三)凸显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价值,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积极的社会制度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的社会制度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建立积极的社会制度,首要的就是建立积极的国家制度。建立积极的国家制度就是指国家要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方面、在社会舆论的营造方面、在国家发展计划的编制方面要体现出积极的意义,也即要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要使大部分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凸显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价值,是社会对人高品质服务的真正体现。现阶段我国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利益关系失衡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如行业乱收费的现象严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差距扩大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必然会造成部分人心理上的失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而严重的心理失衡可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潜意识逆反心理增加,社会犯罪率增高等现象。

解决社会关系和谐,关键要协调好利益关系,逐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公平,使社会各阶层都能从改革发展中普遍受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切实保障弱势和困难群体的利益,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价值。帮助人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社会条件和氛围,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的宽松环境,正是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价值的积极而真实的体现。

积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最有力基础。积极总是会让各社会成员相互之间主动接近,促使社会成员产生归属感:使他感到他是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的,从而能很好地同化与他自己所在的环境和社会,因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策略选择

(一)促进个体积极、健康的人格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一个社会拥有了健康的社会系统之后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就能自然成为一个公平的竞技场,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能从中获得他应有的发展资源。对一个社会来说,一切的和谐都要最终落实到人的身上,要由人来具体实施和实践。社会成员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体健康和生命质量,也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更加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他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发掘人的这种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自己,而有些人却成了问题人?到底是什么使有些人总能有尊严地活着?他们发现只有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要大力改善社会系统外,还应着力于改善每一个社会成员,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个体一旦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人格,他就会把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归因于外在的可变化的因素,从而使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一种必然的规律: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繁荣昌盛的和平时代时,这个社会的文化就会特别关注人的积极性、良好道德品质以及高质量的生活条件等一些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反之,社会关注积极品质又会大大促进社会本身的繁荣和发展,两者之间互为因果。人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体内化人外在活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社会的良好环境来达到建构人的积极人格。而要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建构社会的良好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发展人的积极行为能力,因为具有了积极行为能力的个体,他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积极人格的建构。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生态价值观,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基调,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当代的幸福研究将幸福看作一种主观感受,更

确切地说是对生活的全部投入和享受。但人们在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享受”着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后的空气和水。因此,现代人在其主体性有了空前提高,在人自己的活动给人造成危害甚至往往大于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内部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并形成新的观念,形成一个消除人的生存二重化冲突并包容人与自然万物在内的和谐的整体观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就是极为必要的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对话”,从而使人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新型关系——“共生”关系。它要求人类不仅要享受对自然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三维结构的整体良性运转。主体在制定发展战略和选择发展趋向时,要自觉树立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产业结构的构建中,选择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积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提倡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消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主体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

确立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主体自律自控自身的非理性需求,始终保持主体意识自觉。将自身的行为维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内,并在此范围内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虽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基调仍然是勤劳节俭型的,消费必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界,不能消费过度,必须以大自然的承受力为限,不能竭泽而渔。对于我们这种“资源小国”来说,土地、淡水、草地、森林、矿藏等资源必须实行节约优先的原则。提倡人与自然的合作共生,而不是冷漠的竞争和无度的索取。人和自然的和谐的美好愿望能否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能否真正落实,仅从政策、法规、技术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转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才是根本的保证。

(三)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开发弱势群体的内在潜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弱势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指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主要包括:失业人员(含下岗职工)、低收入或无收入的职工、农民、退休者、残疾人、患病者、鳏寡老人、孤儿等。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绝对数大且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安全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安全感,没有幸福的生活,也就没有和谐社会及健康和谐的心理。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存在弱势群体,关键是社会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解决好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利益均衡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弱势群体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使弱势群体获得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平等的话语权,使其利益得到保护和发展。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权益,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尤其是再分配环节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政府应采取税收、保险、就业、教育、低保等措施,落实社会政策,扶助弱势群体,达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促进民间机构组织(NPO)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也非常必要。政府应该从法律上做好准备,让NPO为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作贡献,让其成为“小政府、大社会”的必要补充。最后,要解决教育机会平等和话语权问题。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对改变弱势群体的困境是根本性的。社会在保障弱势群体与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要注重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决策时让弱势群体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并真正吸收其合理因素。

积极心理学是关心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赛里格曼、卡里曼等积极心理学者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尽管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他们身上也不乏坚毅、自尊、自强、努力、善良、爱、热情、感恩等积极、优秀的人格品质。因此,政府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经济扶助的同时,还应进行心理扶助,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弱势群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创设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促使弱势群体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其自身的力量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行调节。政府应采取税收、保险、就业、教育、低保等措施,落实社会政策,扶助弱势群体,达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促进民间机构组织(NPO)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也非常必要。政府应该从法律上做好准备,让NPO为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作贡献,让其成为“小政府、大社会”的必要补充”。最后,要解决教育机会平等和话语权问题。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对改变弱势群体的困境是根本性的。社会在保障弱势群体与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要注重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决策时让弱势群体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并真正吸收其合理因素。

积极心理学是关心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赛里格曼、卡里曼等积极心理学者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尽管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他们身上也不乏坚毅、自尊、自强、努力、善良、爱、热情、感恩等积极、优秀的人格品质。因此,政府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经济扶助的同时,还应进行心理扶助,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弱势群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创设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促使弱势群体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其自身的力量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上一篇:学习上“弱势群体”成因及应对策略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如何培养弱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