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论历史题材电影中视觉形象的真实性

发布时间:2022-02-23 08:43:12 浏览数:

[摘要]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包括演员形象和环境造型形象,演员形象则是由演员的形体动作和化妆服装两方面组成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有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有其典型的视觉形象经典特征,观众在观赏电影作品时,将不同程度地把电影作品和原有记忆中的历史视觉形象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视觉形象是否具有真实性的心理感受。历史题材电影作品中视觉形象的真实性可以从历史、文学、视觉和心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题材;电影;视觉形象;真实性

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意思。狭义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是以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故事演绎而成的作品,广义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不仅包括狭义的概念,还包括借用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和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作品以及带有“戏说”成分的架空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古装戏”包括广义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但又不等同,还包括神魔题材等以古代背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

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在当下中国内地电影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作品中所占比例更高。欧美和日韩的电影作品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历史题材。虽然国别或地域不同,对于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塑造不同,但是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规律却是一致的。

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时代背景一般都是明确的。也有特殊的文学作品,创作定位和真实描写的细节跨越了不同的时代。通过作品的视觉形象可以明确判断历史背景,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从关注角度上区分,可以分为人物和环境。人物是演员塑造的,演员的形象包括形体动作和化妆服装两个方面。环境的造型则包括场景的布置、道具的使用、模型的配合和后期特效的配合等。历史题材电影作品从视觉形象的类型上区分,可以分为考证严谨型、创新变化型和混搭多元型,不同类型追求的艺术效果不同。

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仍然是艺术作品,而不是纪录片。不同观众在观看历史题材电影作品时,受到观众自身对作品历史背景认识的制约,将不同程度地把电影作品和记忆中的历史认识相比较,从而产生历史题材电影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的思考。

一、历史的真实性

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首先需要确认是否具有历史的真实性。观众对于历史的认识,多数而言是笼统的、片段性的,知识来源于历史教科书、历史文献、历史纪录片、博物馆或美术馆的文物实物、旅游景点中历史遗迹、历史题材的小说描写等。除了专门研究的历史学家们,一般观众对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并没有完整的标准概念对照,这就导致了历史真实性的类型化特点。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经常被人诟病的问题之一便是“穿帮”。“穿帮”是破坏历史真实性最为明显的现象,可以分为环境和人物两个方面。环境的“穿帮”主要包括现代物品出现在历史环境中、不同历史朝代的物品混用、物品摆放前后不一致等情况。人物的“穿帮”则主要包括现代人出现在古代场景(非“穿越”情节)、人物的服装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混搭、人物的妆扮前后不一致等情况。在保证没有“穿帮”这一低级错误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就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剪辑等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了。

追求考证严谨型特点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一般都聘请有专门的历史顾问,在场景布置和演员动作、化妆、服装等方面都一一考证,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创新变化型和混搭多元型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往往不能符合历史真实性的要求。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中,男性的服饰和动作皆力求符合历史的真实,但是南子的造型服饰却注重了视觉的审美,削弱了历史的真实性。而孔子反对以人献祭的情节选用了圆形的场景,更像是西方长老院或议会的环境,虽然有情节需要,但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如何评价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作品视觉形象的历史真实性,要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

二、文学的真实性

电影作品的产生首先需要有剧本,剧本是文学作品。现代电影创作,有的是直接书写剧本,但是还有很多作品是改编自小说等文学作品。小说或剧本具有文学的真实性。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在转换了艺术模式,成为电影作品之后,仍然保留了文学的真实性。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如何评判其文学的真实性呢?

《红楼梦》作为文学名著,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电影不可能都展现所有剧情,只能截取其中部分改编。曹雪芹是清朝人,但是其描写的人物形象和服饰却是融合了明清两代,从视觉形象上来讲,《红楼梦》的人物造型和场景描写具有明清时代特点,但是具体的是哪个时期的风格,却是不好界定,只能认定为《红楼梦》的历史风格。所以,以《红楼梦》为蓝本创作的电影作品就需要考虑文学的真实性,即符合《红楼梦》的历史营造和语言描写的视觉化完整性。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语言的描述使观众自行转换形象认识,从而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和场景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电影作品则通过“转述”的技术和艺术结合手法将文字语言的描述形象化。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是具有惟一性的,但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形象变化却是和观众的多方面条件有一定关系。历史题材电影作品视觉形象的文学真实性具有艺术“转构”的特点,要求符合与母本文学作品的一致性。

三、视觉的真实性

视觉的真实性是强调视觉范围的合理性,即造型结构和色彩关系是否符合视觉审美的真实性特征。历史题材的视觉真实性则需要考虑具体历史时期的文化禁忌和审美倾向的制约。封建王朝对于色彩是有明确的等级要求,既有结合五行五德而制定服饰旗帜颜色的规矩,又有按照等级、方位、官职类型等原因制定服饰旗帜等色彩要求的制度,同一朝代在不同皇帝当政期间规矩也不尽相同。

以汉朝为例,先是汉高祖打天下时艰苦奋斗,对服饰和文化没有太多讲究,就沿袭了黑色冕服,后来关于汉王朝是水德还是土德争论不休,至汉武帝(应当是中晚期)定为土德(黄色);后来刘向、刘歆两父子一改朝代五行相克的理论,提出五行相生的学说,说汉室是尧的后裔,属火德;这一学说当时虽然没有被立即采纳,后来却被新莽利用。王莽接着说他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属土德。火生土,为他改朝换代找到了有力的依据。后来,火德说又被东汉刘秀继承了。以后朝代的更迭于是就既有相生又有相克,常常也争论得不可开交,比如宋代正朔就换了四次。概而言之,王莽篡汉前,一般采用五行相克说。顺序为: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汉(土)。王莽篡汉后,采用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修改为:黄帝(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之后直到元代都用相生说: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元之后,又变为相克说:元(金)→明(火)→清(水)。自清以后,又变为相生说:清(水)→中华民国(木)→中华人民共和国(火)。

视觉的真实性与历史的真实性具有一致性,即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即要求符合时代的审美真实性。

四、心理的真实性

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对于观众而言,具有历史政治意义,被认为是历史故事的视觉形象化。无论受到观众的认可与否,电影作品的正说或戏说都有其定位,这种受到国家意志或商业资本等原因影响而展现的历史定位,不仅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立场展现,同时还需要环境布置和人物姿态服饰等方面的配合。

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源于历史题材舞台剧,在中国则是历史题材戏曲。中国戏曲人物具有明显的典型性特征,不管是脸谱化的装扮、模式化的动作、音乐风格明显的配乐,还是特殊意义的道具等方面,都体现了人物定位的故事节奏的类型化表演特点。中国早期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在人物的形体动作、化妆造型、服饰道具等方面也都有明显的定位倾向,即好人和坏人的道德评判特征泾渭分明。

随着模糊道德判断,强调人性复杂的香港电影作品进入内地以来,内地的电影作品才开始逐步将“英雄/罪人”二元模式转变为“情节/人性”综合模式。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在历史背景的要求上或许符合了历史的真实性,但是在观众审美的心理上却有时不能符合所有观众的心理认知真实性。

观众的比例是复杂的。早期的电影下乡,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占据的比例较大,并且以近现代时期的历史题材为主。这一时期的观众关注的是历史题材电影作品中的历史正义性而不是历史真实性,对于视觉形象则是更注重心理认知的真实性,即正义战胜非正义。除去特殊时期将电影作品的脸谱化和类型化推至极致以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开始关注情节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性。这一时期,观众从完全被动到开始主动地参与到电影作品的批评中来,观众包括了不同阶层和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其心理认知诉求不同,所以对于视觉形象的心理真实性评判标准趋于多元化,但是话语权主要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中。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随着电脑的普及,特别是手机媒体的新发展,电影作品和观众的互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很难再满足大多数观众的心理真实性标准,观众的心理真实性标准更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

五、结语

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因与当下生活和审美有明显的距离而具有独特的魅力。观众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创作者的认知被综合为展现的视听形象,从视觉形象而言,是否具有真实性,判断或许是明确的,但过程和原因却是复杂的。观众本身的知识体系和心理认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视觉形象的历史真实性受到观众历史知识体系的影响,只能概念化或碎片化的影响观众,从创作的角度应该在细节上尽可能地考证并复原其视觉形象的真实性,但是观众的认知体系不一定能够共鸣。真实的历史是复杂的时空共存,但是电影作品只是选择有中心(主要人物)的片段塑造,必然不是真实的历史还原,作为母本的小说或剧本的文学性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电影作品。历史题材电影作品视觉形象展现的真实性同样需要考虑文学的真实性,即作品系列本身的延续性和一致性以及独立作品的完整性。视觉形象的视觉真实性同样是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应该被分析的主要内容,视觉形象是否符合视觉的审美特征随着不同历史时代变化是不同的,尊重历史题材历史时代的视觉审美与否是衡量视觉真实性的标准。视觉形象的心理真实性则是以观众为主体,考察电影作品是否符合观众心理认知的预期真实性。概而言之,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真实性是评价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作品视觉形象效果的标准,历史的真实性、文学的真实性、视觉的真实性都是客观标准,心理的真实性是主观标准,只有结合主客观两方面要求进行创作,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视觉形象才能获得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莉.艺术的历史真实——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一元论[J].电影文学,2006(02).

[2] 雷颐.“历史”的荧屏书写[J].社会科学论坛,2005(01).

[3] 王昕.论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J].现代传播,2007(01).

[作者简介] 郑小红(1975—),女,重庆北碚人,硕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美术经济学。耿纪朋(1982—),男,河北邯郸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宗教与民族美术史、艺术管理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分析

上一篇: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影响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