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2-03-11 08:46:29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以OECD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国2013年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一方面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指数)对中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该五大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在明确所处国际市场位置基础上,利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中美高新技术国际竞争力比较;影响因素;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4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20)01-0076-10

一、引言

2018年7月6日美国执行对中国进口加征25%关税的产品项目主要为高新技术产品,有汽车、火车等动力系统、航天器、医疗仪器、导航仪、显微镜配件、电子仪器及设备等。中兴、华为事件;海康威视、大疆、大华股份、海能达等中国通讯公司被列入美国联邦政府禁止采购企业名单;美国前后把包含高校、科研院所在内涉及高新技术的100多家单位列入“实体名单”;对华裔科学家进行麦卡锡似的调查,限制中国留学学术交流等,没有任何遮拦地对中国高科技发展进行封杀。

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时代产业融合的操刀者、装备者,担负着一个国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使命。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英国促进增长的创新与研究战略,日本构建智能社会战略,法国的未来工业布局,韩国制造业创新3.0等,都紧紧锁定知识密集型制造环节、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争角逐的重要阵地。

美国“优先原则”绝不允许中国越出美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穷尽其能固化中国于中低端制造环节。而中国要带领14亿人口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其国内庞大的、多层面供给与消费市场让经济发展充满韧性。在中美胶着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国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契机,突破传统分工地位,进入原创核心竞争区,构念新型商业生态模式,实现身身发展的同时贡献人类社会。

在这场只能胜不能败,事关国运较量中,中国寻找好战略定力与突破口,集中发力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对比分析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基础上提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生态网络等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竞争力从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随着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全球一体化加快,世界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国际竞争力成为热门话题。国际竞争力就是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能获得自身发展能力或综合素质[1]。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是评估竞争力的两个显性指标,从发展角度看二者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统一性[1]。周松兰[2]按照Aiginger[3-4]的品目分类标准①,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测度行业国际竞争力;李钢,刘吉超[5]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层面,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构建了综合国际竞争力指标,测算了入世以来中国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仍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保持着更强的国际竞争力;金碚等[6]根据Lall[7]②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的分类方法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测度行业国际竞争力。在高新技术领域研究中,黄先海和付雪芳[8]通过测算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贡献度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研究,并指出外国直接投资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动态增进的动力。陈明等[9]利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专门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进行分析,指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中的附加值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战之后美国一直处于世界经济的标杆地位,高度锁定产品创新阶段的垄断利润在全球布局生产网络,世界分工体系进入产品内价值链分工,在以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工业化”使美国生产要素集中在高端、先进制造业领域,发展中国家在美国主导的世界分工格局中,锁定在中低端生产环节。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发展本国制造业的同时,也成就了美国高科技全球头号竞争力地位。在现有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文献中,更多集中在美国高新技术发展对中国的示范效应,通过中美高新技术产业某一视角的比较从中找到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可供借鉴的经验[10-12];从贸易视角研究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的文献也比较多,研究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管制[13-14],通过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测算中美在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中的出口竞争与互补性[15-18]。

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分工格局下,中國凭借比较优势嵌入发达国家的价值链中,相应理论研究在现有文献占据多数。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经历了资源竞争、产销竞争、资本实力竞争[1],在技术创新竞争阶段,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封锁,挑起贸易战,极尽所能堵截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实中的正面冲撞,唤起学术界对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直面比较分析,但当前已发表的文献还不多。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直面对比分析中美高新技术五大产业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基于应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与分析,希望能够在成就中国具有自我主导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上有所借鉴价值。

影响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当属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最为典型,而其更关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活动的生产效率和市场营销[19],国内外学者基于五力模型也进行了大量研究[20]。在创新驱动阶段决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更关注知识密集型核心竞争力塑造因素研究上[21-22]。刘继云、陈海东[23]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本文基于创新竞争阶段的属性特征,借鉴以往研究,结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24]战略目标对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发展阶段与世界经济格局进行经济学解释。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上一篇:海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