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7-29 08:46:53 浏览数:

【摘 要】阐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好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的自觉性和能动意识。加强数学应用理念的灌输,创设富有现实性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生动有趣,鼓励学生提出并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加强数学课外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中 数学教学 应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143-02

研究和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对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看法,却一直存在着差异。在深化教改的过程中,重视对数学应用的认识,辨析其认识误区,更新传统数学教学和应用的基本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最终达到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这里,我们专门讨论关于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其培养问题,请大家指教。

马克思认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了数学科学的巨大应用价值。我们知道,数学及其教学源自生活实际,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须臾不可离开的,而且,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只不过基于不同需要,应用的层次不同而已。可以肯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给学生以更多的互动交往、合作探究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精准地领会数学的核心思想,那么,这样的教学,就能把握住了教学的本质,有效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和能力。然而,在高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却有着太多的认识偏颇和误区。例如,认为既然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那么就该学习用得上的,用不上的就不用学了,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大可减少。显然,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含量,现实中有嫌多嫌重的质疑。又如,数学应用本领缺乏,是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据调查,初中毕业生中大多弄不清统计图表,看不懂股票走势图,不会计算分期付款及其利息问题。由此可见,我国数学教学确实还存在应用方面的问题。

我们强调,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其中包括对具体数学知识、公式、方法的应用,也包括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更包括对数学思想的应用。就是说,即使一些数学公式可能以后无法用得上,但这些公式及其涵义等,所形成的数学逻辑、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却是有用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应用的,即使就业后不从事数学研究,不从事数学教学的,也需要大量用到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用到从数学角度认识世界的基本模式等。可以这么说,数学技能应用,对于非专业者来说,更多的是其思想方法的应用。

也这就是说,如果能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那么就把握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对人生的巨大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自觉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尝试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目的,那就是成功的数学教学了。因此,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那么,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该如何培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条基础性的意见,供大家分享。

一、加强数学应用理念的灌输

生活的情境,即体现实实在在的场景,让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或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物、参照物。这样才能易于提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来。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数据、具体问题或生活化的图片等。例如,在讨论“打折销售”时,把商店几种衣服打折的照片或视频呈现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加现实性。又如,在平时的作业安排时,尝试给出一些数学应用的题目。这些题目是教师自己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编写的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内容,借此来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培养能力。又比如,我们安排学生在课外尝试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测算建筑物的高度,让他们学会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直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联系当地的工程建设实际命题让学生从中学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如在某段公路的表面硬化工程项目中,有28千米的路段需要改造,原计划用半年时间完成,但在操作过程中人们发现改造过程严重影响了交通,不方便老百姓出行。为此,有关部门要求工程提速,争取提前一个月完成,于是施工队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天多完成50米。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该工程队能否提前完成?这样的实际训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项目问题解决过程中,从而感受到数学总是和实际连在一起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而自觉尝试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在尝试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取得成功时,就会获得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就可转换成为学好数学的内驱力,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进而更自觉地投入学习。

三、数学教学过程要生动有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确实对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要求,创设有趣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愉悦、有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深入钻研,锻炼其创新思维能力。没有趣味的课堂,是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许多乏味、单调、沉闷的场景,往往最令学生难受,学生或昏昏欲睡,或心不在焉。这时候,教师再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扭转这种态势。因此,要寻找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和过程,添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当学到集合和简易逻辑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引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当学到数列内容时,我们引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当学到指数函数时,我们引入细胞分裂的现象,细胞分裂时往往是从 1 个分裂成 2 个,2 个分裂成 4 个,当 1 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就可以得到细胞个数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这些问题既有趣味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兼顾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性。这样就能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进而养成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鼓励学生提出并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学内容和过程力求刺激、竞争,使得教学具有竞争和挑战的氛围,这样做有利于养成应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题越具有挑战性越好,同时也要及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借此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时发现,某市的耕地面积和近几年人口变化情况调查数据如下表1。

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告诉学生凡25°以上的斜坡耕地都要全部退耕还林。于是根据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1)计算出该市近几年的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2)计算该市到2020年末的人口数;(3)到2020年全部耕地退耕还林时,计算2020年该市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

通过设置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刺激学生强化数学应用的意识,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加强数学课外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而且实践能巩固对对象的认知。就数学应用意识来说,通过实践,不但能巩固数学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能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活灵活现地应用成果直接刺激了学生,使之产生了成功感,获得了目的达到和理想实现的满足感,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适度加强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实践活动。如到银行理解住房、购车贷款中分期付款的计算问题;带学生去测量水库容积;帮助农民进行生产种植的项目开发的投资预算,为新农村建设献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渗透数学实践应用的内容,强化应用意识。例如,考试成绩统计,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距离问题,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数学教学更为活跃。充满生机,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努力工作,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科学的巨大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进而更主动学习,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的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6)

[2]刘维.浅谈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1(11)

[3]周春霞.活动化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J].中学数学.2014(17)

[4]姚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培训,2015(6)

(责编 卢建龙)

上一篇:探究数学审美途径 熏育综合审美意识

上一篇:好问题源于课本素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