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衔接

发布时间:2021-07-27 08:59:47 浏览数:

摘要: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衔接,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数学内容的学习。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119-01

一、教学设计时找准教学方法的衔接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生动有趣的课件演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帮助他们建立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我充分利用演示教具的直观性,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揭示了圆柱与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感悟到空间图形可以转化为平面图形,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二、强化概念时找准新旧知识联系的衔接点

在我们教师给学生讲授新概念时,必须讲清新、旧概念之间的异同点,诱导学生将新旧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新概念的实质。如我在讲解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中《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时,就区别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小学数学的乘法法则的异同点,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而绝对值相乘则是旧知识,因此讲解的重难点应放在符号的确定上。又如讲解《字母能表示什么》时,我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运算律、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通过用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公式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三、激发学习兴趣时找准学生心理的衔接点

学生升入初中后,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这个时期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鉴于这些特点,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融洽好师生关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进行心理辅导,尽可能的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要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诸如抢答竞赛、数学小实验、数字接龙等,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启发诱导时找准认知规律的衔接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初中数学知识,还需要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在推理归纳知识、启发诱导思维时应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先易后难、有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借助身边的实物、教学模型、挂图、图示、多媒体课件等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待学生对特殊、具体规律或知识有所认识理解后,再把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抽象、迁移和拓展,以此逐步诱导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五、创设问题情景时找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衔接点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时,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是研究平面图形),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再用课件展示有立交桥、建筑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其中平面图形的名称,然后再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出三角形、四边形……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在这些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问题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又做到了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

六、动手操作时找准实践实物的衔接点

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截一个几何体》一课时,先在课前做了一个调查,让在家切过蔬菜或水果的学生(调查结果是全部)动手操作,或切苹果,或切土豆、或切萝卜,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切开,从而理解截面的定义。由于操作的实物学生比较熟悉,感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家中做饭、切水果一样,操作的积极性较高。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又如我在教学《展开与折叠》一课时,让学生找了许多在身边常见的圆柱体、圆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能展开侧面的圆柱、圆锥的侧面剪开,再将得到的长方形或扇形围(粘贴)上去,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展开与折叠”的关系,也更好的诠释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总之,我们初中教师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衔接,我们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调适,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数学内容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

上一篇: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问题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