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2-26 08:43:02 浏览数:

摘 要 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研究对象,阐明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现状、规模、服务结构体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机制,达到优化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学习型社区;人才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3-0019-0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volunteer team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larif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scale and service structure sys-tem of community education volunteer tea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improving the volunteer team of community education to optimize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volunteer team.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volunteer team; learning commu-nity; talent resources

1 引言

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学习型社区,通过建设学习型社区,提升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居民的素质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实现终身教育[1]。居民素质的提升,必须有相关的教育人才来支撑。

社区教育志愿者作为社区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有效手段。推进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倚重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从而逐步实现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社区教育志愿服务是体现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区建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的体现。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对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同,使得各地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规模也不一样,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本文以扬州市HY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来探析,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及相应对策。

2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从第一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成立发展至今,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已基本成型,基本覆盖群众生活各方面、社会治理各领域,涌现出许多公信度高、号召力强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也在飞速发展,出现一些志愿者受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志愿服务,失去“志愿”的真正含义,“志愿失灵”“被志愿”现象也随之而来。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机制,以适应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2]。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如果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缺失,则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形成。通过社区建立起来的各项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相互交流、互动交往的平台,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志愿者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求政府和相关的机构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让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千家万户,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改善志愿者在社区居民中的形象;其次,不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者的特长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提高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力,成为推进人们相互信任、交流信息、邻里和睦、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是社区教育的重要人才资源 社会事业必须依靠社会力量,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社区教育的内容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的需求,而社区居民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例如:老年居民需要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方面的教育;中青年居民需要就业指导与规划、职业技能提升的教育;青少年儿童需要智力开发、养成习惯的培养等。因此,社区教育种类很多,所需的人才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人才队伍规模庞大,采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已不适合社区教育。只有借助公益组织,利用大量的教育志愿者解决社区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才可以解決居民多元文化对人才的需求,为社区节省许多相关的经费。

利用社区教育志愿者活动培养居民的服务意识 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活动,志愿者服务质量的好坏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每次志愿服务的活动都必须精心组织,高质量地完成。首先,培养居民的服务意识,接受相关的服务,获得所需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增进对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解,无形中受到志愿服务精神的感染,会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的行列,壮大志愿者队伍,增强志愿服务效果,体现社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的人际关系。其次,培养居民服务他人的意识,一方面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是志愿者自身价值的体现,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居民的尊重[3]。

3 HY社区志愿者队伍现状

HY社区坐落在扬州市北郊维扬经济开发区内,社区辖区面积2924亩,居民户734户,共有1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200人。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成立于2011年5月,已经历七年的风雨,从单一的助学变成多方面的帮扶。下面对HY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特点,从志愿者招募、志愿工作方式、管理主体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HY社区教育志愿者项目多样化 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精神生活也需要不断丰富,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必须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根据HY社区实际需求和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能力,社区志愿服务大致归纳为三类:

1)日常服务类,是HY社区定期组织教育志愿者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情走访,摸清楚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加入每月的热点问题或重要节日进行规模稍大些的服务活动,如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开展老人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

2)助儿成长类,HY社区人口较多,通过摸查发现,节假日有很多留守儿童,因此特设留守儿童兴趣学习班,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设置相应的辅导班,培养他们的情商、智商,减轻父母对孩子独自在家的担忧;

3)社会弱势群体类,由社区相关机构和社区教育志愿者共同牵头负责和管理社会捐助物资,并统一规范操作,负责发放至各类弱势群体手中,保证捐助对象确实是社会弱势群体类。

HY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来源固定 HY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来源主要有在职机关部门党团员、师生群体,以及自愿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社区退休职工。其中师生群体包括维扬实验小学教师、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大学生,他们建立起合作关系。志愿者队伍的来源相对固定,在数量上、质量上有保障,队伍相对稳定,为社区志愿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涌现出一批如“红马甲”义工队、“木兰”义工队、“荷香学堂”等公信度高、带动力强的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队。他们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公益讲座、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孤寡老人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志愿者以及“扬州好人”等光荣称号。

设立社区志愿者管理部门 扬州市成立志愿者协会来领导和协调各社区的志愿者各项活动,在每个社区都设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同时建成各社区志愿者领导小组,建立交流服务平台(服务站、志愿服务联盟网站、微博、微信、QQ群),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各项事务的落实,解决了“人、事不统一”的现象。

4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构成单一 高素质教育志愿者是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前提,在招募志愿者时各类志愿者组织制定的标准都过于笼统含糊,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只是从数量上保证有足够多的志愿者,都没有对志愿者的技能和素质制定相应的条款,即志愿者的质量。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志愿者招募条款缺失,使得部分并不具备志愿者资格的人进入教育志愿队伍中,影响了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志愿者中高收入、高技能的人群参与的比例非常小,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使得志愿者专业能力不足和职业精神缺乏。只有解决好志愿者的“入口”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缺乏评估机制 如何提高志愿者的素质,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难点。由于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服务质量的评估还未形成客观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仅限于从事志愿服务的时间长短、服务次数等,并未涉及志愿者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评价时一般以工时+次数为主,其办法无法对教育志愿者个人进行客观评价,不利于教育志愿者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也对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完全胜任活动的志愿者队伍和个人给予充分肯定和必要的奖励,以激励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培养其使命感和自豪感,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志愿者队伍,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培训走形式 志愿服务完全是志愿者志愿的行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模关键在于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缺少必需的人才,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就难以保障。根据《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规定,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是志愿服务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志愿者进行行业培训学习,可以提高教育志愿者的素质和工作技能,以便于更专业地服务社区教育志愿事业。目前,许多社区已经开展志愿服务岗前培训,但是很多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没有达到志愿服务培训的目的[4]。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把岗前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开展下去。

5 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志愿服务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催化剂,是体现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公益性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方式。志愿者队伍应建立起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让志愿者更好地在社区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志愿者组织管理规范化 社区教育志愿者组织是指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无偿提供服务、不计报酬的社会公益组织,这就要求政府和宣传部门在时机成熟时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介入,使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得到良性发展。首先,宣传机构要做好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舆论宣传工作,树立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正面形象;其次,政府要根据《关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制定指导性的管理意见,包括制定志愿者章程、志愿者协会章程,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使用、考核、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的注册登记、建档归类和考核表彰等相关制度,在制度和法规层面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建立教育志愿者培训制度,提高工作能力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是个集体,需要进行统一有效的科学管理和常规业务水平的培训。没有管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就很难协调统一的服务活动;没有培训,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业务水平就难以提高。因此,进行岗位职责和常规事务流程的培训,才能保证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持久和志愿服务对人才的需求。因各志愿者的实际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同,各人的工作能力、服务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普通的培训模式不适合,这就要求社区和志愿者管理部门在策划培训时始终保持必要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首先,社区志愿者在正式志愿服务前应接受必要的岗前培训,了解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社区概况等,以此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其次,在志愿服务中采取“老带新”的工作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志愿者内部的情感交流、沟通与联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整体培训时间难以统一的问题,达到加强理论基础、提高服务技能,促进社区教育志愿者综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政策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动力 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是推动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相关的政策法规是社区教育志愿者组织的核心动力,是志愿者合法开展活动重要保证,也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政策帮扶引导志愿服务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应包括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两个部分。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是义务的、不计报酬的,但是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可以是有偿的。政府在特定的时机进行有限的、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上的荣誉表彰,体现政府对志愿服务价值的肯定。通过以政策法规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保证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长远发展。同时,定期收集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反馈信息,及时修正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不足和漏洞。

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岗位分析制度 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成员来自各个行业,人员较为复杂,其年龄、学历、特长、工作经验等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志愿者的工作机制不健全,招募信息平台不完善,志愿服务中常出现“人、事不统一”的现象[5]。这就要求志愿者管理部门建立起志愿服务信息资源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合理划分其工作类型,对各项工作所需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整理,形成社区教育志愿者能力汇总数据,并以此作为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以确保志愿者与服务活动的较高匹配度,提高志愿者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益,因此,在管理部门建立志愿者工作分析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多元化的社区教育志愿者考核机制 社区教育志愿者是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的主力军,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制度,能正确体现志愿者的能力和素质,展现志愿活动的意义。其考核应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考核指标多元化,应包含活动业绩、工作能力、态度等相关的关键性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细化出相应的二级指标,如活动业绩应包括工时、工作完成度、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等,工作能力则应涵盖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具体指标;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良好的社区教育志愿者考核工作,其主体应包括社区志愿者管理部门、志愿服务对象、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从多方面对志愿者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一般较为客观公正,弥补单一指标主体评价的不足,从而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

6 结论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需要人才积累和制度完善发展的过程,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评价等相关制度,逐步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定期招募吸收社会上有意愿加入志愿者的宝贵人才资源,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相关的人才档案,从中筛选个人素质好、服务质量佳、业务能力强、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加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中,建立起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实现社区服务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陈爱文.基层社会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7(32):75-80.

[3]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4]谭建光.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5]蔡國枫.志愿服务呼唤法制[J].中国青年研究,1999(1):53-54.

上一篇:高职院校经济困难生的精准化帮扶:自控损耗的视角

上一篇: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初探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