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评价>

“牛”、“马”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发布时间:2021-07-18 08:50:08 浏览数:

【摘要】动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对人类的语言所作出的贡献。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中既有着相似的文化内涵,也有不同之处。本文以“牛”、“马”为例,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探究了其在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

【关键词】“牛” “马” 英汉习语 文化内涵

一、汉语的“牛” 和英语的“马”在各自语言中的意义

“牛”在中国农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常常用“牛”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人或事。汉语中有大量的成语与“牛”有关系,如“牛脾气”(形容一个人固执),“牛角尖”(形容一个微不足道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吹牛”(形容一个人自夸),“孺子牛”(比喻人民的公仆),“对牛弹琴”(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等。相比之下,英国有丰富的成语用“马”: “dark horse”(黑马),“talk horse”(吹牛),“as strong as a horse”(强状如牛),“hold one’s horse”(冷静),“ride on the high horse”( 趾高气扬),“a willing horse”(孺子牛),“change the horse in midstream”( 在紧急关头改变策略)等。与牛类似,马在古代的英国人生活当中很重要,运输,赛马和战争等重大事情中都离不开它。汉语成语中的“牛”和英语习语中的“马” 既有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汉语 “牛”的成语和英文“马”的成语之间的相似性

中国人用牛来从事农耕等重体力劳动,牛的忍辱负重、踏实勤劳受到中国人的爱戴和赞誉。而西方国家则是用马来狩猎、从事农活,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并且他们长期以来就有赛马、赌马的习俗,因此在英语里赞誉马的词汇较多。

1.“牛”和“马”都很勤奋。中国人,尤其是传统的农民,因为其对农活贡献,所以对“牛”有强烈的好感。中国人总是用“牛”的形象来形容勤劳的人民,如“像老黄牛一样工作”,在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是“to work like a horse” (工作像一匹马),因为英国的农场初期的工作常用马匹,英国人都对“马”的亲情类似于中国的“牛”,两个国家的人分别认为“牛”和“马”是勤劳和勤奋的化身。

2.“牛”和“马”都很强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牛”是非常强壮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农民干很多繁重的农活。如“力大如牛”,“九牛二虎之力”, “如牛负重”,“牛劲”。也有相反有关强“牛” 的成语,像“九牛拉不转”(九牛连实力无法改变他的主意)等。英语中用“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描述一个人的肌肉发达。甚至到19世纪发明的由詹蒸汽机被发明之后,第一台蒸汽机还是被称为“铁马”,其动力被称为“马力”。

3.“牛”和“马”都有顽固和倔强的脾气。虽然 “牛”和“马”都是人类忠实的助手,但它们也有自己的脾气。因此,在中国,也有像“牛性子”,“牛脾气”,“牛劲”等说法 。在英语中,有一个著名的谚语“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him drink”(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用来形容很难让一个固执的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在中国,有一个类似的成语“牛不喝水强按头”,用的是“牛”,而不是“马”。

4.“牛”和“马”都地位低下。“牛”和“马”从事的往往是比较繁重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人类自身是不愿意做的,因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地位低下。在中国,人们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白白浪费时间。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习语“A nod is as good as wink to a blind horse” (对瞎眼的马眨眼睛)其含义是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纯粹浪费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把“马”作为低等的动物。成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一个人宁可在小的地方独立自主,也不到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这就是因为“牛”经常被人视为低人一等。在英语中,习语“horse laugh”指狂笑,讥笑或是不信任的笑。

三、“牛”、“马”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存在差异的原因

1.地域方面。地理环境对“牛”和“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意义也有着有重要影响,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而英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畜牧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在那里更受欢迎。

2.历史方面。牛耕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在汉语中是体格强健、终日劳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象征。在西方国家,“马”早期也用于战争 , 但主要用于农耕。马还在一些娱乐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赛马和马术比赛。由于历史悠久,赛马广泛普及,人们创造了大量与赛马、马术有关的词语。因此,两种动物的文化内涵被深深地打上了东西方历史的烙印。

四、结论

牛”、“马”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这也反映出了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更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英语教学、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交流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黄静.英语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5).

[3]孔永红.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差异[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

上一篇:市场也讲“门当户对”

上一篇:火车去哪儿?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