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的创新研究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02-21 08:42:04 浏览数:

【摘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传播。该作品将历史照片讲述与高科技三维特效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用精致厚重的画面及饱含深情的讲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文章通过对该可视化作品的创新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创新的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融媒视域;新闻报道;《红色气质》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献礼片,《红色气质》用9分5秒凝练了95年的气魄,用数字技术为受众构建了一幅温情而壮阔的历史回廊。这部微电影暗含了多个“九五”,首发上线时间为9:50,全片时长9分5秒,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作为新华社融媒报道中的一大创新成果,该微电影创新点主要体现在语态、技术、内容几个方面。

1.语态的创新

当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发生变化时,《红色气质》的话语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凸显出鲜明的草根性、文艺性特征。传统新闻机构“语态”的创新,主要就是要学会变生硬说教为平等交流,变公文语言为平民白话,变概念口号为生动故事。在建党九十五周年这样的背景下,《红色气质》在语态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用贴近新时代、贴近新用户的时代性语言来替代严肃的宏大叙事,破除与受众间的距离。

在开场时口琴吹奏的《国际歌》悠远而温情,全片从烈士瞿秋白女儿翻看相册照片中娓娓道出对父亲的回忆切入,进而引出一系列其他烈士的合影。创作者将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利用二维动画合成技术变得富于动态,使观众在观赏时视觉体验更好、沉浸度更高。这样的画面语言在切换中给人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回放,而是在讲述人类美好生命消失的悲壮与遗憾及对那些光辉岁月的纪念和缅怀,真正地触动了观众心底最柔软的情感,使得本来宏大的国家叙事变得触手可及,掌控到位。纵览全片,在从个人——家庭这样“小我”的叙述中逐渐上升到对国家历史和民族命运的回忆和展望,由“小我”上升到“大国”,引发观众个人情感层面的共鸣,是一种极具亲和力、接地气的语态表达方式,宏大叙事与小家情怀掌控到位,触手可及的情感和温度,流畅、形象地开启了“家——国”的叙事模式。

通过照片讲述历史,让新闻人参与到这种叙事中来,与历史同在,为历史发言,也是该片语态层面的另一重创新。开篇时,画外音介绍到:“瞿独伊,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81年前,他的父亲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简单的旁白,言简意赅,但信息丰富,从现代回望过去打开了叙事的空间。“几十年来,新华社记者记录了无数的历史瞬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九十五载风雨历程”,新华社记者“不专业”、略显客观的画外音而非纯正的播音腔串联了整部作品,让新华社从历史的记录者,转变为有血肉的、有亲和感、宛若同在的历史参与者。

2.技术的创新

《红色气质》通过2.5D效果、3D效果将图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让观众置身其中,仿佛能与图中的人物对话,这也是新华社在技术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兼具浪漫主义气质与现实主义情怀,从老照片到影像,独特的数字转化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没有对老照片进行过度修饰或是情景再现,而是创新性地保留了其古旧的质感。照片本身具有的厚重性与真实性是任何技术无法还原的,泛黄的色调、破损的边缘诉说着这个国家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利用数字技术,将静态的、二维平面的照片转化为动态的、具有三维立体感的镜头语言, 让照片“活”起来、“动”起来,使画面风格颇具实验性质与探索意味。用串联起来的照片来讲一个视频的故事,化静为动,将“个人——历史”、“过去——将来”连接起来。片中对于人物动作的处理留有空白、虚实相生,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情景交融,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构建了独一无二的英雄形象。

数字技术在这部影片中不仅用来展现壮阔的历史诗篇和先烈的英勇事迹,同时也用来刻画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人父、为人夫平凡而温情的细节,例如焦裕禄那张跨越生死的“全家福”,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合成了一张“全家福”,使得全家人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影像式的“团圆”,饱含温情,影片的温度在这一瞬得到了升华。结尾处,重返少年时代的瞿独伊独行于时空中同历史相逢,这里的她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所有的观众。在影像中我们同每一位革命先烈相逢,擦肩而过,感受他们强烈的意志,与他们四目相接、从他们坚定的眼神中继承他们的信仰。这种新媒体理念带来的浸入式体验,将观众的感情与历史熔铸于影像中,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为美好的社会主义奋斗的艰辛历程。复古泛黄的照片与新技术的对比,更加反映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过程。

3.内容的创新

融媒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一大挑战,也是媒介融合中的重中之重。新华社利用自己的内容生产优势,适应微时代的传播特点,融合了电影、电视、纪录片和动画、特效等多种传播手段,让《红色气质》刷新了我们对新华社以往正面报道的视觉体验,不得不说是一大创新。

作为融媒视域下的新产品报道成果,《红色气质》打破了重大宣传主题报道的僵硬思维范式。它巧妙运用了深焦镜头、空间蒙太奇、时空对比、声画对比等多种视听语言技巧,把家庭柔情与牺牲精神、艰苦岁月与建设成就之间的关联、因果、递进等情感逻辑表现得淋漓尽致。《红色气质》用平和的图片处理和历史画面旁白,围绕老照片做文章,努力挖掘影像背后的内涵,拓展了历史照片的广度和深度,用一帧帧静态的照片还原出一个个独特的年代里共产党人的风貌,挖掘出那些最能触动人心柔软部分的元素,动情而亲切。

《红色气质》并没有像其他追忆先烈的片子那样,单纯通过旁白和一张张破损泛黄的照片将历史串联。作者通过一系列外部和内部的手段,尝试着宏大主题的“下探”和接地气,注重宏大背景下个人、家庭、情感的细节性表现,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感和视觉冲击,使得《红色气质》具有了可以触及的温度。同时,开片俄语版的《国际歌》,将观众带入战火纷飞和国难当头的历史氛围之中,妥帖地为全片营造了一种既充满忧愤之情,又激越昂扬进取的时代情绪。结尾处的国际歌,则呼应开头,升华了微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回顾过去峥嵘岁月,将新时期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人民幸福奋斗的时代理想托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

《红色气质》既是一部袖珍型的史诗性纪录片,也是一部为共产党人画像的人性之作,更是开启全媒體传播时代的一部探路之作。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大创新成果,《红色气质》这样的主旋律报道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和思考。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的创新最根本还是要立足于用户为本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对于新闻工作的技术要求,不仅需要传统的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更需要新的影像传播手段来进行思想的传达,这对于新闻传播机构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理念上领先于时代,重视内容创意、用户为本、技术导向,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影像手段来讲故事,是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创新的重要走向。同样,对于类似重大题材的报道类型的选择也是我们新闻传播机构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注释:

【1】 新华网. 《红色气质》激荡家国情怀.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7/01/c_135479935.htm.20160701.

上一篇:还历史课一片生存空间

上一篇:用图片再现历史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