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以教研促进课改政策的转化和落实

发布时间:2022-03-09 08:43:03 浏览数:

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下,通过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解力、专业领导力和服务水平,助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是浙江省教研系统的现实选择。

接力改革“最后一公里”

浙江省课程改革以“选择性教育”理念为导向,在充分尊重和落实学生选择权的基础上,走班教学有序展开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学校特色课程群和精品学科课程群不断涌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展开,“多样化、特色化”成为高中办学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课改可见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制约改革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浙江省基础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教研系统梳理了学校适应新高考、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九大问题,涉及学校课程体系、课程修习安排、生涯规划、教学班管理制度、学生过程性评价、统筹安排学科教师、教师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资源保障等方面。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对浙江省高中课改的有效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困惑,既有价值理念方面的,也有学校改革实践方面的,还有地方改革生态方面的。教育改革的推进需要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促进课改政策的转化和落地,接力改革“最后一公里”,发挥教研系统的价值和使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引领改革理念,激发改革动力。教研部门是地方课程改革政策的转化者和推动者。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和学校出现因循守旧的求稳畏难情绪,学校实践还存在一些行为偏差,社会对课改新政还存有一些误解,是可以理解的。教研部门作为枢纽角色,在其中应发挥好联结政府、学校和社会形成改革合力的关键作用,引领改革的价值理念,激发并增强地方和学校改革的内驱力。

对此,我们需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始终强调课改的价值和意义,秉持“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改革理念,促进地方改革机制从行政推动走向内源发展;二是端正课改的态度取向,坚持以“积小步、不停步”的方式逐步深化课改,落实学生合理的选择权;三是坚持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拒绝“功利至上”和“升学率是第一要务”的倾向;四是正确认识因考试前置、学校教学计划调整和竞争近距离化所产生的“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引导家长和学生理性适应新高考,引导学校纠正诸如“学考会战”等不当做法,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改革,扩大学校课改的自主权。

回应改革难题,拓展研究主题。教研部门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见证者和指导者,课程发展的服务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遗留的盲点问题、实施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会交织呈现。因而,教研部门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充实研究队伍,提升研究能力,及时回应改革难题。就浙江高中课改而言,以下四个问题迫切需要教研系统再加以探讨和研究:一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探索“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体化研究机制;二是随着选课走班制的推广和普及,加强对行政班与教学班共存新常态的研究;三是随着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行,客观记录和学生互评得以强化,加强对品德等难以测量的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机制研究;四是随着生涯规划教育的启动,加强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化”“专业化”建设的研究。

积极参与治理,营造良好生态。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是本届政府积极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导向。对地方教研部门而言,至少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积极参与地方教育治理,发挥其专业影响力,共同营造基础教育改革的良好生态。

一是通过报刊、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媒体,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课改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推进地方教育质量观转型,倡导绿色标准和绿色评价。三是协助督导部门加强对各地课程改革的专项督导与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四是通过实地调研、专题研讨和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前期的建言献策、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测与评估等。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课程领导力

随着课改向纵深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和评价的一体化研究,将成为教研员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标志,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和评價研究加以转化,使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和可测。

课程建设——让核心素养可教。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修习中养成。如何指导中小学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综合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因素建构选修课程,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对教研员是一大挑战。

就目前各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实践看,“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其着眼点在于目标与现实的平衡、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具体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课程需求、整体设计、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习题设计等关键因素。

首先,基于对课程需求的分析,调整选修与必修课程的结构,使其互为支撑以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有机课程群。其次,在整体设计上,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要素有效联结,提供多样化课程,满足学生的选择性需求。在内容选择上,精选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与原理,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层次确定核心概念的深广度、素材的选择与设计。在内容组织上,要将核心概念与情境化素材加以融合,并体现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最后,在习题设计上,真实问题情境应体现层次性,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概念的建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改革一让核心素养可学。在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学对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不够,与“素养”导向的教学存在一定距离。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学科素养,是促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间接途径。学科核心素养一般呈现学科知识或观念、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维和价值观等四个层面自下而上的金字塔结构。作为省级教研部门,如何指导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呢?

首先,要加强价值取向的指导。在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改进性指导,而且更需要加强观念性、策略性、程序性和操作性等层面的价值取向指导。课堂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重视学生原有经验或前置知识的作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学生家庭背景不一,成长基础不同,认知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课堂存在“学生与群体、教师与群体、学科课程与所有课程”三个要素的组合,教学过程也要重视“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的互动,使课程不断完善。

其次,做好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课堂教学的内容、活动、情境、评价和目标的匹配性,从内容、活动、情境、评价四个维度诊断课堂教学是否体现“素养”导向。在目标制定上,关注能否深刻领会课程标准,观察其科学性;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关注是否准确把握学业水平层次,观察其合理性;在活动设计上,关注是否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从实验价值上观察其独特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关注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观察其真实问题设计的情境性;在学习评价方面,关注是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考察其有效性。

评价研究一让核心素养可测。改革评价是决定课改与教改成败与否的关键。如何发挥评价的“牛鼻子”作用,推进课堂评价机制的转型,需要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课程与教学“规准”。关注“规准”的建立、实施及其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产生,形成“以评促教”的良性循环。我们以大数据分析为工具开展研究,并借助兄弟省市的经验,围绕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流程,建立了若干“规准”:①以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评价要点和资源环境,重新建构课程建设规准;②基于课程标准,明确目标导向、活动落实、过程评价、精准指导的课堂教学要素,重新建立课堂教学规准;③强调备课研课、作业管理、评价分析等工作走向以客观制度管理为主体,重新建立教学管理规准。

二是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命题研究。通过命题导向的改变,引导评价工作诊断与反馈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方式的根本转变。①确立命题原则,围绕命题三要素——素养、情境和知识(包括原理、方法和技能等),确定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测试任务,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学科知识为测试工具。②明晰命题程序,明确考试类别与水平,从细化的核心素养中确定具体的测试任务;从学业质量标准中找到测试的依据;创设丰富、多样和真实的测试情境;完成测试任务需要运用的知识。③组织学科考试评价高级研修班等专项培训,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评价专业队伍建设。

教研服务转型的路径构建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会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内核,课程重构、学科重组和课堂重建将成为未来学校实施课改的基本路径……面对未来学校的种种变革,传统的以单学科研究为主、单纯的教学研究为主、单一的自上而下培训路径为主、孤立的见“师”不见“生”的教研服务方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新形势下,教研战线应该在研究的领域、方法和路径等服务范式上实现自我变革。

以改革创新为共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改革创新的共识、对课改新形势的认_识和对教研系统自身发展瓶颈的反思,我们逐步向全省教研部门发出倡议并积极实践教研服务工作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层面的五大转型:一是拓展综合视野,以综合性思维推进学科协同教研转型;二是关注学生立场,从重点研究教师的“教”转向重点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成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三是利用新技术,探索数字化学习背景下的教研转型;四是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经验研究走向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五是注重教研活动策划,引导广大教研员将教研活动与教师研修活动视为研究对象,实现教研活动的“三维目标”。

此外,作为省级教研部门,我们致力于创造一种开放、鼓励创新的教研环境。一方面鼓励各级教研部门自主开展教研工作,探索校本教研、群本教研、联片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模式,实践课题研究、示范观摩、课例研修和教学论坛等多种活动形式。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和推广地方改革典型,鼓励地方和学校主动变革、大胆探索。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是教研部门精准服务的原则所在和职责体现。由于地区教育发展环境、学校文化和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性,传统的规范教学和课改新政的教育實践转化,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会出现共性问题,也会遇到个性问题。因此,问题解决导向的教研服务转型,不仅需要关注普遍性问题的解决,还要注意到差异性问题的存在。

就探索实践而言,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以“疑难问题”为主题的学科教研培训活动,旨在打造一批品牌研修项目。二是就传统的规范教学和课改新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实地调研、专题研究和综合研讨,旨在探求科学的、具备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三是基于学校的个别化需求,实施差别化的教研服务方式,如探索教研员蹲点制度、结对教研和订单式教研等,提升教研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基地是制度、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要素汇聚和辐射的有效载体。通过各类教学教研基地建设,教研机构和学校,教研人员、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形成了教研共同体,以点带面开展各类教研活动。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第一批遴选了50所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学校,发挥其在学科素养导向的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今年又新增49所培育学校,在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加大课堂变革力度、推进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和扩大基地学校辐射影响等方面提出任务要求。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名教研员培育基地、优质研修项目培育基地、跨校跨学区教研联盟等多种基地建设,夯实和丰富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平台。

以“互联网+”为契机。近年来,我们借力新兴技术支持,积极探索“互联网+教研”的多种实践路径,陆续推出了网络教研平台、教学评比平台、“天天公开课”及微信公众平台等教研载体,为全省教研信息的发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先行典型经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平台建设外,教研员还通过网络研修、微信评课等方式组织各地教研活动,效果显著。

上一篇:张雪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思想评介

上一篇:对于小学语文慕课教学运用的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