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新中国气象科普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02-15 08:37:20 浏览数:

摘 要 气象科普工作是全国科普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历程, 并根据不同时期气象科普的工作重点、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特点,将气象科普发展划分为艰难起步、曲折发展、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和全面发展5个阶段。结合发展趋势,文章最后从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等方面对气象科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气象科普;发展历程;展望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4-0046-04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ng haibo

CMA Centre for Communication and outreach,Beijing 100081

Abstract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s par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foc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prospect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s discussed from the operation, normalization, socialization, branding and other aspects .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0引言

科普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气象科普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和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气象科普在提高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主动适应和正确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我国的气象科普事业是伴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而诞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气象服务能力快速提高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对气象事业的理解、支持都与气象科普工作的开拓创新、改革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都有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贡献。回顾气象科普的发展历程,对促进新时期气象科普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气象科普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发展特征,将气象科普发展历程划分为艰难起步、曲折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前进和全面发展五个阶段。

1 艰难起步阶段(1949年~1965年)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气象事业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气象事业百废待兴、百事待办,首要任务就是以台站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迅速进行恢复和建设,使气象工作很快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我国气象科普工作正是随着气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领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1951年6月16日和8月8日,中国气象学会在军委气象局局长办公室召开了第二、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为了破除迷信,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在全国性科普刊物《科学大众》上开辟了“大众气象”专栏,确定由王鹏飞、江爱良、章淹等共同负责组稿,气象科普工作再次提上议程[1]。

1953年,毛泽东同志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1954年初,周恩来总理签发《关于加强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和预防工作的指示》,文件中明确要求各地报纸、电台及气象台站“应经常注意对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预防方法及有关的气象知识,进行广泛宣传,以教育干部,并深入群众,破除迷信,加强人民对战胜天灾的信心。”这些都为气象科普工作的起步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956年6月1日,天气预报公开广播,随后气象部门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在各地农村建立了大批气象哨,使气象为群众和生产建设服务更为直接广泛[2],推动了气象科普工作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在宣传、教育农民重视利用气象科学指导生产、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中发挥作用。

1958年8月,中央气象局创办《农业气象》科普期刊,面向广大气象站哨人员、学校教员、农村干部等普及气象科技知识。该刊于1960年底停刊,共出版36期。一批气象积极分子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出版了《风》《雨》《雷》《气象漫谈》《灾害性天气》《看天小组手册》《民间测天法》等科普书籍。在电影厂的协助下,《风》《雨》《台风》《天有可测风云》等书籍还被搬上了银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此期间,以竺可桢为代表的老一辈气象科学家,深知气象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致力于向大众传播气象知识。1962年,气象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们还编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气象分册)》,内容活泼生动,文字简单易懂,使广大阶层的读者群对气象科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此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是竺可桢和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一书,1963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受到广泛的欢迎。各地气象学会还通过报刊、电台、杂志以及参观气象台站、举办科普讲座等方式,开展面向社会的气象科普工作。

2 曲折发展阶段(1966年~1977年)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左”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气象科普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气象译丛》、《中国气象》、《气象学报》等一系列报刊杂志都遭遇了停刊的局面,中国气象学会的活动受到了严重摧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3]。

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仍有不少气象工作者克服困难,经受干扰,充分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坚持开展气象科普工作。除撰写短篇科普稿件外,还编写出版了《气象知识》《田家五行选释》《云的科学》《观云识物测天气》等科普书籍。1974年初,气象部门还成立了第一个气象科教电影小组,在年底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彩色气象科教片《观云测天》的拍摄,并在全国发行放映。另外还拍摄了《气象站天气预报》《改造田间小气候》《防御寒露风》和《军事气象》等气象科教片。

3 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2001年)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著名论断,并提出“要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要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新科学技术成果,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这次会议精神给气象工作者巨大的鼓舞,气象事业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同时也带动了气象科普工作的向前发展。这一阶段的气象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所述。

3.1 领导开始重视,组织机构逐步建立

1980年1月,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员会,1981年2月科普杂志《气象知识》创刊,标志着在经历十年动乱后气象科普工作开始恢复和发展。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1996年,中国气象局成立气象科普工作协调小组,局长亲自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并专门设立气象科普工作办公室。1997年9月,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召开首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并下发了《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加强气象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此后,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相继成立了科普工作办公室或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其它省(区、市)也指定了开展科普工作的专门机构和负责人。这些措施为顺利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为全国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2气象台站尝试开放,科普活动初现端倪

自1998年起,每逢“3.23”世界气象日到来之即,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都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各单位具备条件的气象台站,要精心组织对外开放。1999年经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评选命名的首批“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中央气象台等5家气象行业的单位榜上有名,同年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建立气象台站对外开放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气象台站纷纷打开大门,向社会公众开展对外开放活动。同时各地在气象科普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尝试创新,如上海市气象局在1998年首创“气象科普一日游”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之后又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气象科普馆和气象科普旅行社;2000年,江苏省成立全国第一个气象科普社区学校,让气象知识走近普通居民;湖北和江西气象部门在2001年先后开展了气象志愿者活动。

3.3 科普形式日益丰富,电视气象科普发展迅猛

在这一阶段,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网络等气象科普形式不断增多。其中尤以电视气象科普宣传发展最为迅猛。全国从中央到省级气象影视中心在进行专项天气预报服务的同时,逐步开设气象科普栏目,其内容涉及气象与农业、气象与环境、气象与健康、旅游等,范围十分广泛。2001年7月,《今日气象》在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中与全国观众见面,其中的“气象百科”栏目将气象科普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影视形式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气象学会利用多种渠道组织制作气象科普宣传品,其中电视科普片《二十四节气》于2001年获得第六届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优秀作品一等奖、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二等奖,《走近天气预报》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奖一等奖。各地气象部门在提供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的同时,积极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围绕各类气象及其相关选题,制作了多部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气象科普影视片,积极宣传和普及气象知识,社会效益显著。

报刊、广播仍是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主要阵地。其中《气象知识》是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现已变更为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全国唯一的气象科普期刊,1997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期刊二等奖,2001年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这一期间,全国各级气象部门通过报纸、杂志和广播,发表的科普文章多达2万余篇,为宣传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发挥了很大作用。

与此同时,气象科普网络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面向政府、科技人员以及普通百姓的气象科普网页内容生动、针对性强。农经网对于推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时全国各地有20多个省、市的气象部门主办当地的农经网,普遍受到好评。

4 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2008年)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科普工作从此纳入到法制化轨道,在《科普法》第十七条中明确规定,气象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开展科普活动”。 这为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3年,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会议形成了《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关于贯彻(科普法>的意见》,对于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期间先后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显示我国科普事业在明确政府主导的同时,社会、企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也在逐步加入进来,开始朝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方向迈进。在此良好的发展环境下,气象科普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4.1 气象科普融入公共气象服务

2004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特别明确了要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2006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现代化进程”,并强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的迫切需求,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从文件的内容以及要求可以看出,文件中提到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已经涵盖了气象科普工作的内容。2008年5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下设科普宣传室,牵头组织实施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科普项目,并进行科普杂志出版、科普产品开发以及气象科普活动组织等。这是气象科普融入公共气象服务迈出的一大步。同年,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紧紧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列入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至此,气象科普工作正式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并着力充分融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

4.2 应对气候变化与气象防灾减灾两大气象科普主题得到明确

随着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重视,以及在此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的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并逐步成为气象科普工作的两大重要主题。2007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中明确要求加强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要求“要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这是第一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了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性的科普教育内容。

在此之后,气象部门将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气象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2008年中国气象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的通知》。文件都明确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将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气象部门积极响应,通过向各级党委政府呈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分析材料及决策建议,组织相关专家多次走进电视、网站、广播的直播间,走进学校、列车、公交、灾区和各地党政机关等宣讲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科普知识,以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4.3 针对突发重大气象灾害和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科普崭露头角

围绕重庆开县2007年5月23日雷击事件、2008年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气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向全国中小学赠送了数百万份防雷科普知识光盘和挂图等,面向社会和决策机关及时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方面的气象科普工作,紧急组织编印《抗震救灾减灾气象实用手册》、《震后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等科普材料,以最短的时间发往地震灾区。地震灾区气象单位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抗震救灾科普宣传,就群众关心的问题释疑解惑、及时辟谣,为支援抗震救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凸显出气象科普工作在关键时刻的特殊作用。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与举办期间,组织出版了《气象与体育》科普书籍,并利用《奥运天气资讯》、中国气象报等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公交宣传车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公众宣传气象与体育的密切关系,将气象科普有效地融入奥运会、残奥会的各项活动中,气象科普成为“科技奥运”的重要内容。

5 全面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自加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组以来,中国气象局一直积极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年-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落实工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身气象科普工作,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学会联合组织召开,气象科普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可以说,气象科普已经成为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科普事业最有活力的分支之一。这一阶段的气象科普工作重点以及表现出的特点有:

5.1气象科普逐步走上业务化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成立后,在气象科普业务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基本形成了科普杂志出版、科技展厅开放、校园气象站(兴趣小组)建设及网络气象科普等基础业务。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成立。这是一个国家级的气象科普业务单位,主要负责全国气象科普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与业务指导,同时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相关科普业务职责划转至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各省级气象部门也逐步探索成立对应的气象科普业务机构,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业务、气象科普活动业务、网络气象科普业务、科普产品开发业务以及校园气象科普业务得到较快发展,气象科普逐步迈向业务化。

5.2气象科普活动常态化开展

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和气象夏令营、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等各类专题科普活动,以及气象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车厢等“六进”活动,已经成为社会化气象科普宣传的有效载体。其中,“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自2007年创办以来,在每年暑期组织全国气象专业师生深入乡镇、厂矿、企业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截止2013年已有100万以上人次受益。基本形成了以大型气象科普活动为主、主题气象科普活动为辅、气象科普“四进”活动为基础的科普活动模式。

5.3气象科普传播方式多渠道发展

目前,已建立起多个气象科普专门网站,包括中国气象科普网、数字气象科技馆、校园气象网、中国防雷网、中国台风网等。与此同时,全国近1000个气象专业网站、4.5万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数万块气象电子显示屏和农村综合信息自助终端,加上中国气象网、中国气象报、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频道、《气象知识》杂志以及对应的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均可发布和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和信息。气象科普传播方式多元化发展。

5.4气象科普队伍初具规模

已经形成了包括气象部门两院院士、气象业务服务首席、气象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和专业讲解员为骨干,以大学生、城镇居民和农村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等气象志愿者为有效补充的专兼职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其中,气象信息员59万余名,成为气象科普向社会延伸的重要平台和生力军。

5.5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目前,全国已拥有包括中国气象科技展厅、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浙江岱山台风博物馆等50余个国家—省—市—县四级立体式气象科普场馆(基地),拥有国家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217个,省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144个、地市级245个,累计接待参观者850余万人次,举办气象科普展览600余场次。

5.6品牌气象科普产品渐成规模

科普电视片《远离灾害》、图书《防雷避险手册》与挂图《防雷避险常识》分别荣获2009、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变暖的地球》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科教片”奖。中国气象局与民政部共办的《中国减灾》栏目2012年在中国气象频道开播,成为解读政府防灾减灾政策,提供防灾避险知识的国家级平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科普宣传片和画册、《气象知识》杂志、防灾减灾科普出版物等气象科普产品逐渐凸显品牌集聚效应。

5.7 气象科普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了不断适应“十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气象科普工作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化水平,中国气象局于2011年、2012年分别印发了《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等内容,并提出要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和品牌化发展,实现气象科普融入气象业务服务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气象科普业务流程,构建“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的目标。可以说,目前我国气象科普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环境。

6 发展展望

未来气象科普将紧密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大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朝着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最终构建起内外联合、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管理顺畅的气象科普新格局。

6.1气象科普业务体系更健全

围绕气象科普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的发展理念,立足服务决策、服务生产、服务民生,从国家层面对气象科普业务的管理机构、业务机构、人员队伍、经费支撑、资源共享、社会联动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等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设计,优化配置、重组资源、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气象科普充分融入气象业务服务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气象科普业务流程。建设资源共享的气象科普业务系统平台,通过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国家对省-市-县气象科普业务的指导,使国家级和地方级业务单位能够顺畅沟通和互动。最终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的四级气象科普业务体系。

6.2构建气象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

不断改进和优化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气象科普工作机制,促进气象科普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完善,强化社会科普资源的集成和有效利用,初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气象科普体制。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学会、专业委员会作用,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动员和激励机制不断健全,通过联合发文、联席会议、共办活动和共同投资等方式,实现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共用,气象科普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

6.3气象科普主题更加突出和明确

按照“公共气象、资源气象、安全气象”发展理念,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帮助人民群众理解气象服务产品,用好气象服务信息,掌握科学有效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做贡献。

6.4气象科普创作更加繁荣

以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为气象科普创作的重点,图书、报刊、影视、网络、动漫等各种气象科普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3Dmax、ArcGIS、虚拟现实等技术得到充分应用,提升气象科普产品的时代感和科技含量。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增强气象科普产品吸引力和影响力。

6.5气象科普能力大幅提升

进一步加大气象科普基地建设,提高全国省(区、市)气象局和有条件的基层台站气象科普基地(展室)建设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加大网络气象科普能力建设力度,气象科普传播能力切实增强,促进大众传媒、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技传播与普及力度不断增强,科普资源和品牌更加丰富;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的气象科普创作队伍和气象科普专家队伍,不断拓展气象科普的方式、方法、渠道和领域。

6.6气象科普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系统规划和建设气象科普品牌,着力打造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多语种音像制品、《气象知识》杂志、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图书等一系列公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品牌,以及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校园红领巾气象站、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等参与度高、持续性强的活动品牌,开展气象科普品牌产品推介工作,品牌的内涵进一步充实,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忠明,张姜如,黄媛. 从我国气象科普史看文化传承[J].语文学刊,2013(11):32-34.

[2]温克刚.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

[3]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0.

上一篇:十问

上一篇:大型水电工程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平台设计及关键技术分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