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构建农村服务体系 拓展全民共享空间

发布时间:2022-02-24 08:45:15 浏览数: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农村服务体系;全民共享;服务创新

摘 要:本文认为县级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应当充分发挥其对乡镇、村图书馆(室)的辐射作用,建立起能够保障农民平等享有社会文明成果的权益及资源共享体系。大丰市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推动基层文化新一轮的跨越发展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3-0060-03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将“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的重点。县级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面对新形势,如何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发挥对乡镇、村图书馆(室)的辐射作用,建立起能够保障农民平等享有社会文明成果的权益及资源共享体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近年来,大丰市图书馆大力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推动基层文化跨越发展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1 把握优势、找准定位,切实履行构建县、乡,村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历史职责

县级图书馆地处县城,连接农村,上有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技术和业务扶持,下有乡镇图书馆、村图书室,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县级图书馆应当从其地位及职能出发,积极打造遍及城乡的资源共享平台,切实承担起在县域范围内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任。

2 明确重点、抓住关键,着力构建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资源共享体系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县级图书馆应当从实际出发,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把工作重点放在构建农村资源共享体系上,从而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

2.1 人口构成因素

我国有13亿人口,有74471万在农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7.01%。在我市73万人口中也有50万为农村人口,较之城市人口,农民在全民共享体系中占有着更大的比重。

2.2 农村知识结构因素

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还很低,全国92%的文盲和半文盲在农村。据调查,在农村的4.8亿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的占4%,初中文化的占48%,高中文化的仅占12%。再以我市2万名农村党员为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1%。可想而知,农村文化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更加需要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体系,努力实现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脱贫”,使农村达到与城市等同的“小康”文化境界。

2.3 农村文化供需矛盾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从封闭稳定向开放求变方面转化,他们迫切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寻求脱贫致富之路。当代农民这种求知求富、求乐求参与的文化需求,由于受农村文化设施发展滞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状况的制约难以得到满足,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3 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新途径

大丰市图书馆是县级图书馆,在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办馆方针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重心向基层、向农村转移,积极探索构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享模式,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能力,取得了的良好工作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3.1 立足实际,正确面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大丰市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乡乡镇镇万册图书馆一片红”,“十五期间”,建成千册图书村23个、家庭文化户415户、社区文化室16个,农村文化网络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我市尚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与时代的要求比,与我们的文化对象的要求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中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经费投入不足;二是文献资源更新缓慢,藏书结构不合理;三是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别;四是人员队伍青黄不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大丰市图书馆正视差距,迎难而上,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承上启下、联动发展的职能,大力开展面向农村的公益性服务。

3.2 加强自身建设,为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不竭动力

3.2.1 加强馆舍建设,优化服务环境

文化阵地是开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跨入新世纪后,大丰市图书馆以馆舍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见表1)。

3.2.2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大丰市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视馆藏资源建设,年新增图书册数、年接待读者人次等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见表2)。

3.2.3 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大丰市图书馆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实现采编、流通的自动化管理,并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投资15万元购置了服务器、交换机及30台电脑终端,建立多功能电子阅览室,不断提升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能力。

3.3 建立优质高效的运行机制,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

3.3.1 依托文献资源,建立分馆协作

大丰市图书馆利用自身文献资源的优势,变被动的藏书型服务为主动的开放型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3个服务网点,无偿提供书刊,并按流通情况定期更换,充分发挥总馆的文献资源优势和各分馆贴近社区、方便居民的优势,改变了原先读者仅仅局限于市区居民的状况。对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全民共享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2 配备专职人员,开展信息服务

大丰市图书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信息服务。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对外服务工作,深入到镇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大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收集资料,编印成文摘,每季1期,主动为基层服务,为乡村提供科技支持,得到了领导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3.3.3 关爱弱势群体,建立共享平台

为了让每一位热爱读书的人都能得到一样的关爱,大丰市图书馆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打造共享平台:一方面坚持送书下基层,以分馆等基层点为依托,开展优质服务;另一方面采取给生活有困难的儿童及群众赠送图书,免费发放借书证,组织参加读书活动等,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3.3.4 做好“送书下基层”的相关工作,建立基层辅导及管理机制

大丰市图书馆多年来坚持做好各个乡镇流动图书的加工整理、分配工作。努力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完成了20万册图书的发放。切实加强对基层图书馆(室)及农家书屋的辅导。一方面,面向基层管理人员,采取举办培训班进行分类辅导和个别辅导;另一方面,配备专职人员深入到各基层,帮助工作与指导业务相结合,对分类上架、指导阅读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建立统一业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使全市46个社区居委会、221个村建成千册图书室,确保面向农民面向基层服务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4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创新我市基层文化服务的方式和手段

大丰市图书馆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农村延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4.1 确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共建共享的运行模式

为了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扩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从2003年开始,大丰市图书馆牵头在全市普遍开展创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的工作,在全市建成了6个乡级基层点。从2006年下半年起,大丰市图书馆加强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合作,在全市所有的镇村实现了站点的开通,从而建立由县级支中心、乡级基层点和村级基层点组成的大丰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级网络架构。

3.4.2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设中,我市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⑴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终端。安装卫星接收终端,及时下载优秀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向基层传送。

⑵设置投影仪和屏幕。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在县级支中心、部分乡级、村级基层点配置了投影仪和屏幕,定期进行文化信息播放预报,各级基层服务点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适时接收观看。

⑶进一步完善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建设。建立图书馆网站,开通视频点播、读者服务、资源链接等模块,努力构建遍及城乡的基层服务体系。

3.4.3 发挥市图书馆的培训职能,培养基层服务点技术人员

对乡、村基层点的技术人员进行文化共享工程的设备安装、使用及维护的运用与操作等内容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并掌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软件的应用,以及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努力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专兼职结合的管理服务技术人员队伍。

3.4.4 发挥文化共享工程资源优势,基层服务工作初显成效

⑴利用图书馆宣传周和科普宣传周宣传文化共享工程。大丰市图书馆举办了文化共享工程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活动,采用展板宣传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使基层群众既深入了解了文化共享工程。

⑵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服务。大丰市图书馆组织人员定期深入农村发放农业科技光盘,编印农业科技资料,免费向农民发放;坚持开展送文化、送科技下活动,现场解答农民咨询,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⑶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丰市图书馆充分利用共享工程教育平台,加强基层文化服务网点之间的有效链接,围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包括图书、戏曲、文化科技等信息的优秀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县级图书馆应当乘着十七大的东风,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发展方向,灵活机动地开展活动,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努力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娟.基层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全国新书目,2007,(12).

[2] 孙自立.县级图书馆现状发展[J].甘肃艺苑,2006,(3).

[3] 许乃平.县级图书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长江三角洲城市图书馆发展论坛论文集,2007.

上一篇:免费开放形势下县级图书馆如何为弱势群体服务

上一篇:对医疗企业公益性弱化的现状分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