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对综合性大学《艺术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05 08:45:21 浏览数:

摘 要: 人文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身心健康的人。本文从如何在综合性大学《艺术概论》教学中施加人文影响这一问题入手,从教学定位、营造人文氛围、凸显文化影响、多元教學法四个方面对课程教学作思考。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艺术概论》课程 人文氛围

《艺术概论》课程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和艺术教育课程,这一课程过去主要用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基础理论课程。随着一些综合性院校和理工农林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这一课程设置更为普及。然而,作为一名在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主讲多年《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业艺术院校、理工农林院校的艺术概论教学是否应该有区别,如果有,那么区别又在哪里?我结合教学体会谈谈看法。

一、确定教学诉求,找准教学定位

就艺术专业学生而言,《艺术概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关于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水平和创作的自觉性。而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而言,“艺术概论”还具有“通识”的作用。这一“通识”规定了“艺术概论”既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去把握艺术,更需要通过“非专业化”的人文训练,塑造一个具有一定人文素质的“文化人”。由此,我认为,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概论》教学需要既有“专”的一面,又有“博雅”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成为培养既具备专业艺术能力,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艺术”“文化”人。综合性大学在传授专业艺术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人文”的熏染。只有通过这样的“人文”熏染,才能真正意义上塑造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文化人”,而不是有“技”无“道”的匠人。

“艺术概论”对艺术理论的“概论”性质使其天然地适应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通识”。这就确定“艺术概论”教学不追求理论的深度而重视包容的广度。在讲述艺术范畴和基本用语时,尽可能以大多数人了解的经典艺术作品为例证,做到深入浅出。例如在《艺术概论》教学第一课中,我即以“艺术是什么”开篇,通过大量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艺术所具有的一切可能,不同时代艺术观念的矛盾和冲突,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概念的瓦解,等等。由此,我引导学生知晓,艺术家并非首先考虑什么是艺术然后才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只为何用?在此基础之上,引导戏剧和音乐专业学生去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理解和感受“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等既充满激情又富含理性的尼采话语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巧妙地搭建“专业”和“博雅”之间的桥梁。

二、营造“人文”氛围,滋养学生心灵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艺术概论教学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艺术教育过程。为了给学生营造“人文”氛围,我结合艺术概念、范畴让学生去熟悉和了解古今中外各个艺术门类的经典艺术作品。通过多媒体形象展示,让作品本身唤起学生的了解之心、“同情”之心、体会之心。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同情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受到人文熏染的过程。

比如讲授“艺术与宗教”。我把从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到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从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到贝尼尼《圣德列萨德狂迷》,从哥特式教堂到无伴奏齐唱乐《格里高利圣咏》,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到龙门石窟中主尊卢舍那大佛,等等,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去欣赏作品的美,感受和领会作品中的人和神,以及其中所传达的情感。在这一基础上再介绍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及这些作品所传达的艺术与宗教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通过这样一种“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三段式,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感受与领悟到艺术中蕴含的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三、潜移默化,凸显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

目前艺术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是有一定疏离的。而这一疏离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传统的陌生。他们只知道当下,不了解过去,只渴望未来,不在乎传统。在“艺术发展”这一教学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艺术生成的文化语境及这一语境对于艺术发展中的延续性的关系。以郑板桥的“竹”为例,说明中国传统艺术的奥秘恰恰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郑板桥笔下的“竹”不仅是作家心灵的“胸中之竹”,更是文化之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之上。

又如解释“意境”这一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范畴。我首先将它与熟见的“艺术形象”联系起来,意境是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在此基础上,我将意境特征归纳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并以南宋山水画大家马远《寒江独钓图》为例说明,画面上留下大片空白,表面上是“空”的“虚”的,但实际上不是虚无,而是“虚”中有“实”,这个“实”,就是观画者所想象出的和所感受到的冬天江面的辽阔无际和寒气逼人。中国传统艺术这一“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大大增强了空间艺术的表现效果,使得画面境界空灵,意趣盎然。在此基础上,我将意境界定为“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并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追求。“道”就是传统文人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当课程涉及“艺术的地域性”这一概念时,我请学生介绍和描述自己家乡常见艺术活动及戏曲、民歌、民间工艺等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并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的地域性与这一艺术形式所存在的地方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徽州建筑,我指出它是一种建筑文化遗存,并对徽高文化中的“崇文重教”、“宗族为本”、“诚信为商”、“理学为尊”等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看待民间和地方文艺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这样一种思路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生存其中的地域文化产生某种情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学生的艺术创新。

四、以“人本”为念,运用“多元”教学法

既“专”又“雅”的艺术概论教学的核心正在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教”的合适与否要根据“学”的效果的强弱加以检验。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目标,由此,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成为教学方法的关键。我注意到,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有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而且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基础知识与其他文科学院学生比相对匮乏。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仅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教学实施对象,不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互动,想当然、满堂灌,往往会造成教者自说、听者厌烦的情况。鉴于此,我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出发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多媒体形象教学、讨论式教学,设计情境的情境教学等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例如多媒体形象教学。在解说“现代主义艺术”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更形象地理解现代艺术,我将达利《记忆的永恒》制作成PPT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作品、疑惑作品。我结合作品介绍达利和他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提示现代艺术给予人们的内心启示。

再如讨论式教学。在“艺术与经济的关系”教学环节,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一个收入不多的人是否能够享受艺术所带来的喜悦,如果能,为什么?”令我略感意外的是,学生对这一问题非常有热情。许多同学认同艺术所具有的自足性,缺乏金钱并不能阻挡艺术带给他们的愉悦。也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经济是最重要的,没有经济基础,无法奢谈艺术。每个同学能从自己的角度用最寻常也最鲜活的例子谈论艺术与经济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看似遥远的理论问题走进了学生生活自身,讨论也会让学生跳出理论,有意无意地进行人生的自我反省。

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曾经说:“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所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在人类日常生活高度程序化和符号化的当代,席勒提出的人性分裂不仅存在而且更加尖锐突出,我认为,人文氛围中的《艺术概论》教学意义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2]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4.

上一篇:多媒体的发展及运用

上一篇:浅析小津安二郎与沟口健二的电影美学风格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