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大学生弱势群体与学校社会工作支持

发布时间:2022-02-24 08:42:32 浏览数:

[摘要]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心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弱势。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存在着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必须采取实现与高校现有体制的衔接、设立学校社会工作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三个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 支持

[作者简介]田萍(1971- ),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江苏 淮安 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大学生弱势群体与学校社会工作支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JB8400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37-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弱势群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学校社会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问题,弥补高校现有的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不足,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将来顺利地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高校里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能力或机会的相对缺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一般群体之外的处于相对不利境地的学生群体。①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的弱势、能力水平的弱势和心理状况的弱势。有些学生只存在一个方面的弱势,有些学生则可能面临多种弱势。

(一)经济地位的弱势及原因

在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家庭贫困,全部或部分依靠贷款或借款才能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平时的生活费用非常拮据,除了吃饭和学习方面的开销,应酬、娱乐、休闲等其他方面的开销几乎没有。除了这些学生来自偏远、贫困或遭遇自然灾害的地区外,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学生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共需要一万元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大学生一年的费用对于农村居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负担不轻。

(二)能力水平的弱势及原因

在能力层面,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不足,经常有不及格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不能毕业或不能取得学位;社交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业能力不足,对就业有强烈的无助感,无法实现就业的愿望。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源于对大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不适应。中小学的学习主要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直接带领和督促下,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自主学习;中小学的学习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大学的学习不仅强调基础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具体的实践能力。那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或者进入大学后还是只知道埋头学习的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就会处于弱势。

(三)心理状况的弱势及原因

在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自卑、害羞、胆怯、冷漠、闭锁、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长期处于失衡的边缘,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中都不被重视。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往往较多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一些心理问题错过了解决的最佳时间,导致学生性格缺陷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严重不足,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却不能保证,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很有限。

二、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学校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②大学生弱势群体都是处境困难的学生,学校社会工作应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

(一)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必要性

1.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机会的公平,不仅体现在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接受教育,还应体现在要为少数因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不能参与或不能充分运用教育机会的学生提供生活与学习的支持,使他们得以充分利用受教育的机会。大学生弱势群体虽然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地位、心理状况、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弱势,在获取高校资源的机会上仍处于劣势。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必须给予这些大学生格外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的弱势得到弥补。

2.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背负着家长的期望,希望自我实现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弱势,更加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但也正由于自身的弱势,他们的成才之路更为艰难。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他们迫切需要学校的帮助,以达到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3.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需要。高校的人才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大学生弱势群体中都是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的学生,这与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一致。我国高校已有的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往往侧重于经济层面,在心理和能力层面的工作则明显不足,同时也缺少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工作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因此,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工作者对弱势群体进行支持。

(二)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可能性

1.学校社会工作有着先进的价值理念。学校社会工作秉承了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包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管他(她)的任何特殊性;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允许享有共同学习的过程;个体之间的差异(包括学习效率的不同)应该被承认;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帮助学生实现对其的教育目标;每一个孩子,无论其人种或社会经济阶层,都有权利在学校获得平等的对待。③这些先进的价值理念体现了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尊重、关爱和信任,能激发其内在的潜能。

2.学校社会工作有着独特的对象和内容。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所有与学生教育有关的人,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习和社会适应有困难的学生。高校社会工作者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个案工作来评估并帮助学生处理所遇到的困扰和问题;向家长解释学生问题的内涵,使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发展状况,督促他们关心孩子,指导其与孩子进行良性互动;为教师与学校提供相关的咨询,以改善师生关系,协助教师鼓励学生发展潜能,提高综合素养;参与社区的建设发展工作,发挥社区的资源优势。④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家长和社区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整合促进学生社会人格形式的三大力量,从而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全面和有力的保障。

3.学校社会工作有着科学的服务方法。学校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包括:个案工作,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一对一的服务,协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小组工作,通过对有类似问题或需要的一组学生的服务,达到个人、小组共同发展的目的;社区工作,通过在高校和高校周边社区范围内开展工作,促进学生与高校社区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利用各种资源,如物资、社会支持、合理的政策等来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这给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法,使得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更为有效。

三、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途径

(一)实现与高校现有体制的衔接

我国高校对弱势群体已经开展了包括经济资助、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不是替代高校现有的对弱势群体的支持,而是通过自己的专业特点深化、提高、扩展这些支持,弥补现有支持的空白。比如,高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支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但目前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认定主要靠生源地开具的证明和同学们的评议,实地调查的环节基本没有,这影响了经济资助的实际效果。学校社会工作可以协助高校核查申请贫困救助学生的真实情况,对申请救助的学生进行生源地实地调研,确保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救助。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形式比较多,学校社会工作者熟悉这些资助方式,应该帮助弱势群体学生申请合适的经济资助。学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增加资助数额,拓宽资助范围。

(二)设立学校社会工作专门的服务机构

目前高校已有相关部门来实施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但这些机构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学校社会工作依托这些机构开展工作,必然要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在这些工作职责范围之内,这样社会工作的独立和专业性就难以保证。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要想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发挥有效的支持,一定要设立独立的工作机构。例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于2003年启动了“心灵相约”工作室,山东工商学院依托社会学系的社会工作教研室于2003年成立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以社会工作机构为平台,通过开展不同的专业服务项目,如人际交往小组项目、职业发展训练项目、新生入学适应项目等,专门负责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这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有专业人士用专业方法帮助他们,而且这些专业人士还可以调动社会的、学校内部的其他资源,形成合力,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爱,协助他们达到自助的目的,使他们最终走出困境。⑤赢得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信任和支持,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求社会工作机构的支持。

(三)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个案、小组、社区等社会工作方法在支持弱势群体的过程中各有优势,必须综合加以运用。个案工作有利于深入细致地了解案主内心深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案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小组工作有利于个人学习群体的经验,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彼此得到支持,改变情绪、态度和行为;社区工作可以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和运用各种资源。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在综合运用学校社会工作方法支持大学生弱势群体时,必须坚持以增权为中心。所谓增权是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个人能够采取行动来解决自身问题和改善现状。⑥增权并不是“赋予”案主权利,而是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要实现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并使这种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使他们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改善自己状况,摆脱弱势地位。

[注释]

①何毅.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J].教书育人,2006(32):18.

②史柏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352.

③(美)Paula Allen-Meares.学校社会工作[M].陈蓓丽,蔡屹,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2.

④石彤,彭君芳.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

⑤孙跃.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010015445.

nh&dbname=CDFD2010&DbCode=CDFD&urlid=&yx=,2009-04-01.

⑥张长伟.增权: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新视角[J].教育探索,2005(9):97.

上一篇:传媒市场化与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

上一篇:构建和谐西安之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