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2-03-09 08:45:13 浏览数:

在中国职业教育史上,黄炎培是当之无愧的倡导者、实践者、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研究,并身体力行兴办职业教育,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理论对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理清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总结他的职业教育理论,必将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

1913年,黄炎培在当时的《教育杂志》上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从理论上论证了改革当时不切实际的普通教育,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加强教育与个人生活、社会需求之间联系的迫切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在文章中,黄炎培明确指出,过去的传统教育和当前的普通教育只专重文字,而脱离生活,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技能训练,结果是学生毕业即失业;而教育本质上应该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使学生具有安身立命的能力,使社会拥有适用之人才。从这篇文章开始,“实用主义教育”被旗帜鲜明地树立了起来,这是黄炎培先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1914~1915年,黄炎培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第二回商榷书》《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一年》等,为实用主义教育摇旗呐喊。

在此期间,黄炎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已经导向了职业教育。特别是1914年间,黄炎培通过对国内地方教育的广泛考察,更加坚信当时中国教育一切弊病的根源就在于学校与社会的脱节、教育与职业的分离。他意识到,仅以实用主义教育改革普通教育,很难真正奏效,革除病根,而必须另辟蹊径,以一种融教育与职业为一体的新的教育形式革新现行教育。于是,他开始从宣传实用主义教育而逐渐提倡职业教育。其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也已有论述,他说:“寓职业教育于初等教育,亦吾所主张者也。第功有先后,事有准备,入手方法,令各师范学校就土地之宜,加设农、商科,责生徒必修焉。”他还提倡女子接受职业教育,学习谋生技能,以改变当时女子接受新教育后徒增对家庭和社会的不满,而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情况。

黄炎培自己也明确指出:“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谓是职业教育萌生之第一年,可也。”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1915~1917年,在对国内地方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黄炎培又先后考察了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教育和社会状况。他认为这些国家之所以比当时中国进步发达,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推行职业教育。这使他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他研究、推广、兴办职业教育的决心。1917年1月,黄炎培在当时的《教育杂志》上相继发表了《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两篇文章。在《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一文中,他认为“语以抽象的实用教育,不若语以具体的职业教育之警心动目”。 他在《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一文中更大胆断言,现行教育的弊端将日益凸显,社会形势的发展将迫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职业教育将很快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他认为只有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才能解决当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脱离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在当时中国推行实施职业教育的方法途径:议会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中对职业教育给予经费保障;政府制定并推行职业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切实注重实用、注重技能;学生摒弃空谈,练习掌握实用技能,自立立人;职业届与教育界共同倡导职业教育。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黄炎培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宣传者和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和开拓者。1917年5月,黄炎培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的知名人士,力谋推广和改良职业教育。1917年10月,他又主持创办《教育与职业》月刊,在上边陆续发表文章阐述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以之作为研究、讨论、宣传职业教育的舆论阵地。 1918年8月,他创设“中华职业学校”,并亲订“手脑并用”的办学方针和“敬业乐群”的校训。至此,他的职业教育理论开始付诸实践。

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从先后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与职业》月刊和中华职业学校开始,黄炎培在当时树起了职业教育的大旗,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职业教育的伟大实践。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逐渐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

第一,谋个性之发展。第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第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第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谋个性之发展”是首要目的。

2.职业教育的实施方针

第一,社会化。职业教育必须适宜于社会需要,并按照社会需要制定办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毕业生能够直接谋生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第二,科学化。依靠科学来发展职业教育,依靠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来开发生产,来报国救国。第三,平民化。职业教育的兴办必须依靠平民社会的力量,同时,职业教育必须能够解决平民的问题,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

3.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第一,因材施教。要使受教育者学自己喜欢学习的内容,掌握过硬技能,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第二,循环渐进。学而习、习而复学的“切实而熟练”的训练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急需的技能。第三,手脑并用。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四、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在教育目的上,黄炎培倡导“治生”“利群”,强调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掌握一技之长以安身立命,满足个人发展的同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这种教育目的相较于中国传统教育所强调的“修己”“治人”而言,无疑是境界和时空上的巨大突破,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所倡导,也应该成为衡量当前职业教育成败的标准。而其所特别强调的“谋个性之发展”,更应该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黄炎培倡导职业教育平民化,强调职业教育的对象以平民为主,实现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这彻底颠覆了我国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和精英教育观,不但自当时起成为中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导向和旗帜,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为教育机会均等而努力着。

在教学内容上,黄炎培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实用,学生在职业学校所学习的内容必须是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他强调职业学校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学校教学内容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据的理论,对于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黄炎培提倡“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要求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知行统一、智能并重,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领,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不但是对传统教育革命性的批判,而且是对现代教育最富有前瞻性、科学性、普遍性的启示。

总之,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虽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但其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仅对传统教育进行了革命性的批判和实质上的突破,而且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所倡导的“实用”精神,其所坚持的“实”的思想和“实”的灵魂,尤其应该为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所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上一篇: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上一篇:如何让孩子在红色文化中成长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