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发布时间:2021-07-30 08:43:12 浏览数:

1、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理念,在近些年也是一直强调,对读书无用论也是一个有力的驳斥。而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和生活中交替地体验数学,在课堂内外理解数学,让数学融入生活,让生活提供数学的学习素材。这就是对我们数学老师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归结来说,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生活,去观察周边的事物。去捕捉身边的数学问题。主动运用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理解生活现象,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去学习数学。

把数学和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是不可或缺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得将枯燥的课程和生活相联系,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丽,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一、 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过早地接触概念数学,脑海中难以将其具体化,对数学符号没有直观的感知,只是掌握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就拿我接触过的一些学生来说,部分学生只知道500g是0.5千克,却不知道买菜的时候一斤是多少克。故而在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重量时,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也大概知道了像方便面、罐装可乐的大概重量,学生亲身体会到物品的重量。而且我们平时使用的计量单位是斤和公斤,所以,让学生学会西方计量和东方计量单位的换算也很有实际用处。

同时,像我们身边经常看到的花朵、电塔、建筑物、摆件,有很多都是蕴含几何的原理,教师在鼓励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是在逐步增加,而且也不会再觉得数学在生活中一点用处都没有。

在以前数学课堂中,经常有诸如:“两只水管一只水管进水,一只水管放水,两者存在进出量差的时候,求何时能加满整个水池”,这对于数学来说是一道应用题,可是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却并不合常理。故而在教学中,我们在举例子,创设意境的时候,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些合理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接受、愿意做应用题,而不是排斥。

二、训练思维,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

思维训练的情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挑战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以前在一年级的一堂数学课中,我曾经给学生看了一幅以公园为背景的图画,其中有16个小朋友捉迷藏,6个是捉方,10个是躲方。另一侧则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做丢手帕游戏,16人踢球,来了9人的语言交流场面。让学生自己根据这幅画提出问题,再给同桌思考解决。此幅综合情境图,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材料作为解决问题的数学信息,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同时也可从多角度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审题能力,并且为以后学生的数学思维埋下了一颗种子。又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给宠物狗过生日,但是应该在蛋糕上点几根蜡烛呢(也就是小狗几岁),在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把知识进行讲解, 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數学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在课堂中,我们要积极地为学生课堂创设条件,充分挖掘出学生经常接触的数学要素,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场景来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分析和思考,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此,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也实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想办法在课堂的内外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挖掘生活边的数学,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理论联系生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这对于学生以后进一步数学的学习而言,将是一笔终身受益的财富。

【作者单位: 赣州市铁路小学 江西】

上一篇:生活视角下儿童数学生命的生长

上一篇:挖掘数学“三美”,提高学习情趣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