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新形势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

发布时间:2022-02-24 08:42:36 浏览数:

摘 要: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影响了学生成才和高校的发展。因此,通过综合救助、全面教育,以及机会创造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使其逐渐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大学生弱势群体 人力资源开发 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些学生中,存在着一些由于经济贫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我们称其为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因此,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他们德智体均衡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具有相当的健康水平、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选择,它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公正,利于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分类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在经济、身体、心理、学习、人际交往、学校地位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这一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健康成长。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经济贫困、学习困难、心理健康不佳、生理有缺陷、曾受违纪处理的类型。

1.经济贫困的大学生群体

高校经济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由于窘迫的经济条件而带来生计的压力,很容易使这类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即使充满自信和乐观态度的学生,也不得不牺牲休息甚至学习时间进行各种勤工助学活动,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最终也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反应。

2.学习困难的大学生群体

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或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学习但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成绩的落后,使这部分大学生经常体验到学习的失败,再加上心理的脆弱,使之在学习上产生了阴影。而在高校的各种荣誉往往是与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对他们来说各种评优、评奖、担任职务的可能性就不大,这就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绪和心理负担。

3.心理健康不佳的大学生群体

进入大学后,一方面随着学业、就业、情感压力的加剧,面对市场经济和各种矛盾,有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处在生长发展最旺盛的时期,生理、心理的需要特别多却又得不到完全满足,会加剧心理负荷,诱发心理疾病。

4.生理有缺陷的大学生群体

生理的缺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了人的情感、意志和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部分大学生身体有疾病或生理上有些缺陷,从而产生极强的自卑心理,整日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影响着他们的理智与行为。

5.曾受违纪处理的大学生群体

一部分学生因考试作弊、偷窃、打架等违纪受到校纪校规处理,从此对前途失去信心而一蹶不振,表现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同学关系冷漠。由于缺乏进步动力及正确引导,他们没有正视自己的错误,没有重新树立信心,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就业。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学校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经济上的扶助和学习上的辅导,促进其自信、自立、自强,从而成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者,这既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大学生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行为及心理活动,一方面影响其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对成长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那些正常发展的学生造成不利影响。诸如自杀、逃课、赌博、打架、无所事事混日子等消极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影响不利于学校的管理,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大学生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其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大学生弱势群体往往社会实践能力差,综合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感到无所适从,无法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因此,现阶段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大学生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通过对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其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就业率,使学校在“招生—就业”上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三、大学生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自身而言,处于弱势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牢靠的基本素质、开阔的知识面、实践能力及创业能力而引起竞争力低下,从而缺乏自信心或前进的动力,以致形成不思进取、自我放弃、自甘堕落的恶性循环。

强化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深入解学生,通过分类建立弱势群体学生档案,建立大学生弱势群体综合救助体系。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定位,了解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是对其进行良好教育与教学的前提。学校应根据导致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不同原因建立不同颜色档案袋,为下一步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跟踪调查工作做好基础,通过对其情况的了解,分别选择不同的个体救助途径。包括大学生弱势群体经济救助制度,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制度,比如学习心理辅导、个性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调节与就业心理指导。通过这些途径矫正学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调节其情绪,发展和完善其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教育。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他们踏上漫漫人生之路的过程中,给予扶助与引导,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教会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弱势群体更应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以较高的素质去赢得社会的青睐,靠自身的努力去改变世俗的偏见。

最后,注重教育公平,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机会。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弱势群体学生细节的关怀,每个教师都应当首先从班主任和辅导员那里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心理档案,在做好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暂息,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并且怀着一种慈爱和关爱的心了解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外,由于弱势群体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教师应主动为他们提供机会,使他们在锻炼中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树立自信心。

当然,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全社会的努力,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成长起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使他们奋发向上,不断充实自己,去适应社会,做生活的强者。

参考文献:

[1][美]R·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杨在华.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现化,2007,(2).

[3]汪清,汪飞鸿.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背景[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4).

上一篇:有爱,就有真正的免费午餐

上一篇:弱势群体报道的着力点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