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从社会学视角谈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02-24 08:44:17 浏览数:

摘要: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规模较大,具有自身特征的复杂群体,在社会中地位较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所在。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inority groups have become a scale to be big, have the own characteristic complex community, the status is low in the society,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s not entirely as desired, needs social and government"s support vigorously, but consummates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precisely solves the minority groups question key to be.

关键词:弱势群体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key word:Minority groups Social security Harmonious society

随着“两会”的落幕,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渐成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这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致使他们离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还有距离,社会和各级政府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审视加强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惠及弱势群体。

一、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最深厚的基础就在于社会公平,即指要让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基本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其次,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让弱势群体生活更有保障或更好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再者,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可以使整个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可以激发他们充分发挥其才能和创造力,使这一庞大群体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使用。

二、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策略

(一)推进城乡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积极做好城市低保工作。科学调整救助范围,把符合条件的或者新出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合理调整和提高保障标准,做到既满足低保对象基本生活需要,又与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又能发挥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自主创业的作用。

实施分类施保和重点施保。对低保家庭中的大病、残疾、老年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针对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实行分类施保;对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70岁以上困难老人等,实现重点保障,补助标准高于一般人员50%;

健全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强化动态管理,严格执行低保对象评议、公示、审批制度, 将新出现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现有低保对象困难程度加重的,提高救助额;收入提高的,降低救助额;收入已经稳定、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退出。

落实城乡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根据城乡低保人数变化、补助标准和资金需求,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补助资金和必要的低保机构工作经费。

(二)做好特困群体救助工作,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落实《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救助对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救助站房屋维修改造列入基本建设规划,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做好救助工作。

加大城乡贫困老人救助力度。制定针对贫困老人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的政策, 落实老年人各项补助金;

实施残疾人专项助困工程。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努力解决好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

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灾难)应急救助体系。建立各类灾害救济应急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把受灾贫困户和特困户适时纳入救济程序;自然灾害救济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各级预算安排的救灾资金不低于全部救助资金的30%。

(三)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逐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财政补助、彩票公益金和接收社会捐助等渠道,建立基本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基金,扩大大病救济覆盖面;对重残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提高救助额度;对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继续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渠道充实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医疗补助标准,较好地解决大病无钱医治和因病返贫问题。

(四)推进教育救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政策。保证弱势群体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对困难家庭学生义务教育寄宿费、生活费,按标准予以补助。

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强残疾、弱智等特殊群体教育,加快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希望工程”、“金秋助学”、“春蕾计划”、慈善捐助等专项救助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贫困、低保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对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爱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运用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正,建构一个更加完备的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尊严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只有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才能减小弱势群体的规模才能改善全体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魏自涛.弱势群体的成因及社会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3]柴志明、冯溪屏. 社会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上一篇: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影响因子之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上一篇:小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对策初探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