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苍南地区乡土资源融入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08:49:35 浏览数:

zoޛ)j馟iuZ生活材料、地形地貌、古迹建筑、民间艺术(如点色剪纸、糖画、夹缬)、民间风俗(舞狮、八仙戏、赛龙舟)等。

2.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则是指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情境,让幼儿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二、苍南地区乡土资源解读及教育價值阐释

苍南地区山海环绕,是农林牧渔的综合产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浙江美丽南大门”之称。苍南历史悠久,现保存着金乡卫城、蒲壮所城等诸多名胜古迹以及夹缬印染、点色剪纸、碗窑陶艺等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苍南矾山地区人们挖矿炼矾,沿海地区渔夫出海捕鱼,城镇居民个体商户遍地,无不体现“世界温州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秉承勤劳的文化美德,是幼儿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苍南乡土资源的体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与“海洋文化”水资源的亲密接触,畲族游戏“竹竿舞”是幼儿感受统筹训练的良好途径。苍南的美无处不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建筑美,“海天一线”的沙滩海景美,教师可结合班级区域,利用乡土资源“沙”“布”“柚子”等创意制作美,从而体现乡土资源的美育功能。

三、苍南地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

1.苍南地区幼儿园乡土资源融入区域活动现状

部分教师在乡土资源的筛选过程中,由于受到他们的相关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限制,对乡土资源了解不够深入,导致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部分教师将乡土资源的利用停留在区域环境创设表面,乡土材料投放少,失去了乡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幼儿在乡土材料投放初期兴趣高,能和同伴进行自主有效的游戏,但因为有的教师长时间没更新乡土材料,活动内容滞留在初期浅显的层面,导致幼儿失去活动兴致。开发过程中教师缺少对家庭资源的利用,乡土材料往往收集困难。家园配合程度低,个别家长收集材料总处于零收集状态,把全班材料交给同组其他家长,增加了其他家长收集负担。

2.苍南地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的内容选择

经过收集和整理,结合幼儿园的区域划分及乡土资源的特点,笔者将苍南地区乡土资源规划为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美术活动的开发离不开美术资源的选取。由于幼儿教师面对的年龄段较为特殊,受教育群体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在美术资源的选取原则上,不仅要突显地域特色,还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和操作能力,顺应幼儿审美的原则。以“苍南地区乡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区的应用”为例,划分为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两个方面(见表2、表3)。

四、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建议

1.筛选整合乡土资源,搭建特色化乡土区域

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需要重视乡土资源的独特价值,适当筛选乡土资源的材料投放至区域中,选择适当的自主游戏予以实施。在选择乡土资源内容时,充分尊重幼儿年龄及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选择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乡土资源.同时,乡土资源的选择应注重生活性原则,关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还应考虑时令性和安全性原则,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更换安全的乡土材料的投放和利用。

2.营造乡土文化情境,构建多边对话共同体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有效的环境创设能帮助幼儿主动习得知识经验,达到相应的情感目标。如幼儿表演“参龙舞狮”,教师为幼儿营造热闹的春节情境,通过环境的渲染,让幼儿置身于此情此景中,达到最佳的表演目的,萌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感。

3.定期更新,注重乡土资源的多样性及个性化开发

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和开展的核心,材料既是教育意图的载体,又是幼儿与知识之前的桥梁,更是诱发幼儿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媒介。如果保持一成不变的乡土材料投放,幼儿将逐渐丧失游戏兴趣,材料投放等于形同虚设。因此,乡土材料的定期更新,才能不断引起幼儿活动兴趣,达到活动目的。

丰富多样的材料投放能激发幼儿思维活动,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想象和创造。如在美术区“夹缬印染”活动中,提供多样的材料“扭扭棒”“大小夹子”“皮筋”等材料,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扎裹,比较印染效果。同时在乡土材料的利用上遵循“一物多用”原则,进行个性化开发。如在挖掘“中墩毛竹”乡土资源中,对毛竹一物多用,将不同长度的毛竹制成“音阶乐器”,投放到表演区;将竹筒投放至美工区,幼儿想象创作“动物笔筒”“有趣的花瓶”“我是谁?(根据竹筒想象成不同的动物,添加身体部位)”等,引导幼儿自由创想。

4.形成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内外支持系统

(1)园本培训,提高教师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乡土资源融于区域的开发和利用要求教师深入了解苍南地区当地物产资源及文化特色,挖掘乡土资源背后的教育价值。教师应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学习相关乡土资源开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苍南地区乡土资源的相关知识。成立研究项目组,形成了以“资源项目”为载体,以团队研修为抓手,以试点班为单位,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专题写作、备课研究、课例观摩、主题研究等形式深化区域活动与乡土资源相结合,实现研究项目的有效开发。

(2)以学定教,提升幼儿乡土文化接受能力。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在区域活动之前就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地方文化的相关经验。教师应善于观察,学会用“心”思考,了解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调整和改区域活动的内容、方式与手段。勤于记录,走向“以学定教”,教师时刻倾听幼儿的声音,关注幼儿的学习,并以此为依据及时对活动作相应调整,选择最适合幼儿的活动和内容和方式。它不仅限于客观观察的呈现,而且超越了客观观察,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反思。

(3)争取幼儿园外部支持。第一,争取社区支持。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需要与社区和家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例如,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式的区域活动,组织幼儿参观了幼儿园附近的天客隆超市后,在超市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了解超市的格局,货物分类摆放及如何制定商品价格标签。第二,争取家长支持。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家长的教育素养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园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乡土材料的收集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因此,提高家长对乡土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家长更加配合班级工作。本次研究中,教师将班级家长分为六个小组,轮流收集班级区域所需要的材料。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创设浓浓家乡情的区域环境,投放具有乡土特色的材料,设计具有地区特色的游戏,通过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具有典型性的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儿童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外在形式美,从而奠定儿童鉴赏能力的基础。乡土资源进入区域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化内涵,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蕴含着真善美一体化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充满正能量,能够增强儿童对于生活的热爱,从而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林飞.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刘 杰.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王颖莉.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通道侗锦纹样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上一篇:适应商品生产各环节的循环规律,扩大内需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