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象思维”视野下学校艺术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8-08 08:42:09 浏览数:

摘 要:本文从“象思维”的视野来思考创意产业大发展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问题。比较分析了逻辑思维与象思维之间的差异,将学术界“象思维”研究理论应用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张文化启智,开启原创之思,让中小学生在感知、反思、顿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体验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实现当代中小学艺术教育从术、法至道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关键词:象思维;多元智力理论;创意产业;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98-03

象思维有别于形象思维,它们来自不同的话语系统,内容有交叉重叠,但各有侧重。形象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进行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其基本单位是表象,具有形象性、直觉性和跳跃性等特点。而象思维是以物象为基础的,从意象出发类推事物规律,以象为思维模型,解说、推衍、模拟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形态和运动变化规律,对宇宙、生命做宏观的、整合的、动态的思考,具有很大的原创性、普适性和包容性。在中国,象与形并非一回事,形侧重于静态的形体,象侧重于动态的功能。“悟性的‘象思维’是比西方理性的概念思维更为本原性思维,它的动态整体性和诗意的灵动性是开启一切原发创生性之源。”[1] 著名哲学家王树人先生从哲学角度提出的“象思维”概念及其理论,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窗。

一、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逻辑思维与象思维的互生共融

在中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渐成时尚,对科学的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逻辑思维,常被称为概念思维,通常在完备定义、精确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严密的演绎推理,具有确定性、规范性、严密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讨论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许多著名教育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是一流的,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落后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计划》项目组用“零”来表示对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认识的空白,“零”也同时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用了长达20多年的时间,反复在验证一个观点:加强文化艺术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零点项目》的执行主席霍华德·加德纳“在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2]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其中的言语、智力、空间、动觉智力与艺术有直接联系。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相弥补、互相促进的,只有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这与王树人先生提出的概念思维与象思维会通之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效。象思维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从思维发生学上看,原始的“象思维”属于前语言、前逻辑思维,人类之思是依托视听味嗅触等知觉之象进行的,经历了原始的艺术活动、文字和工具,最终进入了文明的人类社会系统,可以说之后的西方逻辑思维等方式都是经过象思维的孕育而生。中国“象思维”所具有的整体性、意会性、模糊性淡化了审美过程中的理性,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浓缩为“天人合一”。即人和自然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系统中,人的思维从感知具象和意象起步,经过诗意联想和符号模拟,再到取象比兴、象征、隐喻,超越提升到“大象无形”之“无物之象”的“原象”境域。这是一种不受物象音、形、质的羁绊而达到的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思想与精神只有跃升到这种“无”的高境界、大视野,才能真正进入庄子所说的自由理想之境,才能焕发出无限的创造生机。

艺术创造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悟性的“象思维”和理性的逻辑思维同等重要,构成“相反相成” [3]的关系。“象思维”整体本位的思维方式,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其原发创生性能拓展新思路,打开新视野,提出新问题。逻辑思维针对实际问题反复开展设计和实验, 思维主体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能动的处理,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通过想象和梳理,最终创作出遵循自身系统秩序的艺术形式,这对新思路的具体实施,新问题的具体解决无疑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逻辑思维与象思维的互生共融,使审美主体的心灵日渐厚实,情感不断丰富,境界不断升华,达到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二、中国当代学校艺术教育问题突出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艺术地生活和工作,实现自己生活世界的乐生需要。从小播下创意的种子,将改变孩子一生的思维方式,人文情怀和艺术的生活态度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然而,在传统教育体系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艺术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出现以下不良症状:

1.创特作秀。为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很多省市提倡“一校一品”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这些举措丰富了中小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为学校选拔优秀艺术人才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作出了贡献。但其中不乏有一些学校是受到某些利益的驱使而做出的推广概念,将艺术教育摆到了创特作秀的位置。学生的艺术活动成为学校特色材料的支撑,硬件奢华的艺术实验室和学生苍白的创意灵感形成极大的反差,技术为王的导向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很快, 情感、人文层面的素养和创新力却极其匮乏。由于忽视普通艺术教育,模糊了艺术教育与人格塑造的关系,导致学生艺术审美水平低下、综合素质缺乏、校园文化生活单调和学生个性片面发展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2.考级热捧。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缺乏一套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更没有针对中小学艺术创新教学的评价与评估体系,艺术考级成为当前公众较认可的评价方式之一,考级大军中年龄最小的考生仅有5岁。同一首曲子,同一个指法练就了一个个小童星,学生的眼光仅仅局限在技法风格的模仿,甚至是生搬硬套。统一的思维培养了统一的性格和情感,孩子天生自带的纤腻、冲动、好奇、愉悦等感性潜能在统一的尺度下被慢慢扼杀。沿着模仿轨道一直走下去的教育,即使是天才最后也是死路一条,证书背后的尴尬是熟练的技法和没有丝毫的个性并存。

3.高考怪象。我国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异军突起,绝大多数艺术考生参加高考是由于文化课要求低而做出的无奈选择。艺术班成为高中文化课差生的集中营,也是学校提高升学率的重要出路。由于升学率的压力,五花八门的艺术考前辅导基本上是围着高考的指挥棒在转,学生被动地接受着单纯的艺术专业知识和应考技能技巧的训练。这些速成的艺术考生大多起点低,人文素养差,缺乏对艺术的热爱和悟性,他们到了大学后,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选择,有的对艺术没有任何兴趣,更谈不上思考生涯规划的严肃问题。

以上问题的出现让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感到不安。国家虽然在三令五申高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学生综合素质先天发育不良,同时也制约了当前艺术学科的发展。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更加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我国提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中,几乎每个类别都和艺术有关,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和个人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中国艺术教育方法的变革已是“山雨临城”,回归原发创生的“象思维”是解决中国当前艺术教育根本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象思维”视野下中小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

文化启智——历史文化是艺术创新之源。中国思想文化在“象思维”中诞生,儒家的“近仁”、禅宗的“自性清净”、道家的“大象无形”都是中国先哲、圣贤们对宇宙本真体悟的结晶。中国造型艺术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铸就了崇尚悟性、高雅深邃和独特诗意的“中国之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回归中国文化原味,要从创意课题的设置、创意思维的引导、创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在感知、反思、顿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完成“术、法、道”三个层次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1.艺之术。“术”:技艺;业术。如营造术;雕刻术等,术是艺术家艺术功底的体现。“术”的提高离不开勤学苦练,更离不开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美的感觉积累应来自天性自然的嗅、听、视、味、触等感知之象。当代艺术教育方式不能再局限于让孩子创作几幅画,学唱几首歌,课程安排上可以按照学生的年龄层次,从依托课本的基础课程,扩展到兴趣课程群,然后是阶段性主题研究,形成由浅入深、循环递进的阶梯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看美术展览、欣赏音乐会、做游戏、研究生活相关课题、分类专题考察等实践,对工具、材料、表现手法、构图、色彩、图形等要素进行最大胆的体验和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深入接触一种艺术形式,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创作,从而具备今后对其它艺术形式举一反三的原创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经历和磨练,孩子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能得到最大化的锻炼,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2.艺之法。师法自然,这是个双关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这里的自然是指大自然的规律,意思是为人师者,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教学,根据孩子不同的秉性和慧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得成就。二是作为学习者,通过眼睛观察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并从自身感受当中寻找规律。“创造力是个体对社会结构的延展或者重组的反映……一个有创造力的行为可能是对传统标准为基础的艺术品的再评估。” [4]当代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应强调艺术学科方向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开展主题性教学时,要让孩子掌握实证研究的方法,能分类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装饰形制,从纹饰变化、空间秩序、情境逻辑、区域特征、风格流变及其哲学基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来解读古建装饰的起源、形制、空间组合、象征意义及其与当时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的关系,从设计文化学的视角对“小装饰”中隐含的“大设计体系”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这里,不只是在课程组织方式上的一种变化,最重要的是教育价值观的深层变革。跨学科研究体现了一种以学生整体发展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形成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智能生态结构,对培养孩子积极探索、表现和艺术创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艺之道。“道”为客观的自然规律,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理念的精神内核或其创作的指导思想。这是象思维的较高境界,进入了一个思想和精神完全自由的境域。高度重视“象思维”的人文力量,是当代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一种深刻的文化变革,首先要做到“文化自觉”,即“自知之明”,明白文化的来历和形成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的处理上就隐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如“主张静水”的构园方式就将欣赏者从一个认知的有限空间带入了另一个“大象无形”的无限空间,此时的水表现出的“虚”和“无”就是中国人“自然·人·社会”的观念所在。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从更广的视域出发,从融汇了所有相关因素的文化整体作积极思考,才能得出有价值的判断。

综上所述, “象思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中国当前中国艺术教育改革需要传承“象思维”的哲学智慧,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和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并采用多元思维的方式,在重塑艺术教育目标、扩展艺术教育内容、丰富艺术教育方式、革新艺术教育评估、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才能打破传统教学只讲究技法传授的约束,才能让艺术无形的触角真正深入孩子的每一个生活空间,培养人格健全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树人.中国的“象思维”及其原创性问题[J].学术月

刊,2006(1),38:51.

[2] 缪胤,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J].比

较教育研究,2003(3): 65.

[3] 王树人.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象思维”——回归原创

之思[J]. 文史哲,2004(6):112.

[4] 汤姆·安德森.为生活而艺术[M].马菁汝,刘楠,译.匡

宏,审校.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68-69.

作者简介:

黄海波(1969-),硕士,教授,常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研究方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汪瑞霞(1970-),硕士,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SJB760001)。

上一篇:对我国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探析

上一篇:试论公共艺术教育课中学生艺术与人格的培养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