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浅谈民间相关曲艺活动对传统曲艺艺术传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05 08:44:15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多种民间曲艺活动的发展繁荣,为传统曲艺艺术的传播和继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平顶山市马街书会作为大型的民间曲艺盛会,在规模以及影响范围上对传统曲艺在民间下层社会的传播的作用是巨大的。

【关键词】马街书会;传统曲艺;民间曲艺

民间传统曲艺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弥足珍贵,近百年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近年来,不同地区的多种民间曲艺活动的繁荣,使得我们国家古老而又珍贵的传统曲艺艺术得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平顶山市马街书会是一个大型的汉族民间曲艺盛会,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是中国北方两大书会之一,已被列入世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大型的民间曲艺活动,马街书会的发展与繁荣同其他民间曲艺艺术活动一样对传统曲艺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曲艺艺术

(一)含义及种类

1.含义

传统曲艺艺术是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2.种类

传统民间曲艺艺术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只说类:相声、评书、评话;

只唱类: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胶东大鼓、温州大鼓、湖北大鼓、鼓儿词等;

似说似唱类:山东快书、竹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

又说又唱类: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常德丝弦、恩施扬琴、云南扬琴;

又说又唱又跳的走唱类:二人转、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云南花灯、襄阳花鼓等。

(二)发展现状

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曲艺艺术更是民间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曲艺艺术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间口头文化艺术,它生在民间,兴在民间,传统曲艺艺术的传承方式多为老艺人的口传心授,有俗语称我国传统曲艺艺术“艺以人传,人去艺亡”。

在这个信息化科技大爆炸的时代里,年轻人接触到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的方式越来越少,和大多数传统艺术具有相同的命运的是,传统曲艺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危险,它的生存和发展遭受着严峻的挑战。传统曲艺艺术逐渐发展为老年人艺术,掌握技术的人群老龄化趋势明显,新时代的新鲜血液,新能量注入极少,以至于导致传统曲艺艺术严重的脱离现代社会,艺术传承面临着危机,急需保护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传统曲艺艺术家的呼吁以及国家对民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力度,使得民间曲艺艺术得以逐渐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推陈出新。在现代化艺术背景下,曲艺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平顶山市马街书会简介

(一)历史由来

河南省宝丰县杨庄镇“马街十三会”是中国的民间节日。根据马街广严寺庙碑记载,大会起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马街书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超过 670 年,关于它的起源说法多样。其中有实说早年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每年正月十三,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其献艺祝寿。这样年复一年,渐渐成了传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他们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说书会友,弹唱献艺。

(二)涉及的民间曲艺流派及书会特色

1.曲艺流派

马街书会上曲艺种类众多,曲目丰富多彩,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评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相声、小品等。

2.书会特色

马街书会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历史特色。每年的马街书会都要评出"书会状元"。"状元"都是书会中唱得最好的,最终写书价最高且最受群众欢迎的艺人。书会中还会有许多艺人自己制作的乐器,通过艺人别具一格的演奏形式,增加书会的趣味性。“亮书”、“写书”更是马街书会的一大特色,艺人表演技能被称为“亮书”,群众邀请艺人被称为“写书”。也就是这种独特的方式,使得马街书会更接地气,更加的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三)发展现状及社会地位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马街书会的辉煌时期,据宝丰县文化局每年的到会艺人登记表显示:1996年到会610摊1800名艺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会仅有82摊,不足500人,马街书会参会艺人更是越来越少,参会艺人的平均年龄却越来越大,大部分老艺人因生活困难纷纷改行,年轻艺人鲜有出现,曲艺市场逐渐萎。近年来为抢救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财富,马街书会已被列入"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之一。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加,马街书会已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被誉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河南省首批省级特色文化基地,中国十大民俗文化之一。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老人曾在马街书会现场题诗:“马街竞艺溯源长,负鼓携琴汇现场;说古论今依旧事,万人空巷看兰芳。”由此可见,马街书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地位是极高的。

三、平顶山市马街书会对传统曲艺传播的作用

(一)对民众及社会的影响

1.在民众中的影响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来自世界各地的说书艺人在马街书会上亮相,加上来自各地的赶书会群众,使得马街书会场面非常宏大,热闹非凡。来赶书会的大多是喜爱曲艺艺术的人们,还有许多是外地慕名而来看书会的。最具民间特色的是群众在正月十三书会上的“写书”。写书的人在书会上找到中意的说书艺人,双方在书会上双方谈妥了书价,艺人就随写书者而去,在他家里回家说唱几天。他们当中多的是家里办大事,如盖房娶妻,生儿嫁女,还有的是为了还愿,这是农村的特色风俗,为的是把事情办的热闹隆重体面些。在农村,人们办事情图的就是热闹,开心,“写”台说书戏,花钱不多,还能吸引村里人到场,最终达到很好的效果。在书会上“写书”是很有趣的事情,有时一个村里写的书多了,说书艺人们就当街说唱,一摊挨一摊,争相亮“绝活”, 形成唱“对台戏”的局面,场面称奇。作为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播的媒介,这种大型的曲艺活动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生活,为民众的生活增加了色彩。

2.对社会的影响

现如今的马街书会是中国三大书会之一,现今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影响范围和规模在全国的曲艺活动中是数一数二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相继迎来过刘云山、徐光春、王全书、孔玉芳等党政领导人和中国曲艺协会主席陶钝和曲艺大家骆玉笙、刘兰芳、姜昆及冈崎由美、欧达伟等诸多名家亲临。作为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曲艺活动,马街书会在民间以及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二)传承价值

传统曲艺艺术是中国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和许多戏曲剧种形成的桥梁与母体,是中国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学的特殊传承载体。曲艺在其历史发展中催生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孕育了诸多戏曲剧种,以其自身的存在,不仅为其它艺术提供了文学题材,而且深刻地影响并培育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及精神气质。所以,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任务。而马街书会为具有鲜明的汉族民间曲艺交流提供了交易空间和文化场所。在那里,古老的传统民间曲艺广泛流传,得以传播和继承。传统曲艺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民间的不间断流传和发展对传统曲艺的传播和继承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马街书会和其他民间曲艺艺术活动具有很大的传承价值。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催生出新的艺术样式,人们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也大有提高。由于传统曲艺艺术目前所处的低迷的生存状态,它的发展在客观上受到了生存挑战,使得人们怀疑它的生命力。所以作为传统艺术传播的载体的民间曲艺活动,则肩负着特定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传统曲艺要想在当代社会立足,还应该认识到新时期的现代化特征,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只要人们用来交流的口头语言不消失,那么我相信,作为口头艺术的曲艺就不会消失。在此呼吁,人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马志飞,《马街书会民间曲艺活动的社会机制研究》《福建师范大学》19979-2007

[2]马强,《 关于河南马街书会起源的音乐研究》《青岛大学》2007.

[3]夏野、陈学娅,《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曲艺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

[4]陈荃有,《 正月十三听“说书”——马街书会的初步考察》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庞建春,《马街书会的听众—马街书会调查报告之一》《民俗研究》1998.

[6]符晓燕,《马街书会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

[7]马紫晨,《马街书会寻根》《寻根》2012.

[8]高喜军《不散的书场——马街书会的魅力》大众文艺理论学术版2009.

作者简介:赵明月,学号:20135141125,学院: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

指导老师:梅胧文

上一篇: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刍议

上一篇: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操作问题的公告

相关范文